说方言和方言的歧视
朱辉(编辑)
武汉一家小公司规定员工必须讲普通话,说一句武汉话要被罚款10元,一时间媒体网络议论纷纷。照例是两派对峙,一派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力挺职场应该推行普通话;另一派不甘示弱也上纲上线,大谈讲方言是基本人权,然而极少有人从语言角度去分析一家武汉公司为什么要禁说武汉话?
武汉话与普通话的相近程度,不逊于北京话,大多数情况下,说武汉话不会影响与外地人的沟通。不过武汉人有个很大的优点:实事求是,很多武汉人都承认武汉话给人印象比较粗俗。其一,武汉话说起来往往不知不觉分贝很高,容易让旁人误以为在吵架。其二,武汉话中一些流行的口头禅不太文明,比如“个狗”“个板妈”……在现实生活中,武汉人中的知识分子其实早就习惯于说普通话了。
全国的方言种类数之不尽,绝大多数给人印象是中性的,比如东北方言让人觉得淳朴,得益于赵本山等小品演员演绎的农民角色;天津话让人觉得幽默,得益于一些著名相声演员;北京话让人觉得油滑,是因为他们喜欢滔滔不绝侃大山……这些方言大多数外地人听得懂,也不反感。
有部分方言是存在争议的,武汉话属于其中,不过武汉方言影响力弱,没有多少人关注。而上海话遭遇方言歧视则比较严重,在小品热的十多年里,巩汉林等明星扮演过说上海普通话的小男人就给人“小气、自私、怕老婆……”的印象;有同样待遇的还有河南话,前两年某演员在一出电视剧里演盗贼,仅仅说了几句某省的方言,就伤害了该省“部分人民群众”的感情,不得不反复解释。不过以后演戏的人犯难了:反面人物统统不能说方言了吗?只能千篇一律说普通话了。
相比方言,普通话不会让人产生语言以外的联想,唯一的坏处是偶尔有可能被当作外地人。不过随着欺生现象越来越少,这也无所谓。相信随着人口流动常态化,普通话会越来越普及,这是个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过程,无须“强扭”。
当普通话成了“小语种”
莉莉陈(地产策划)
在我们单位,说普通话的人是孤独的“小语种”。因为单位里90%以上的员工都是本地人,所以无论是在会议室还是休息室,大家都是用本地方言进行沟通,很少能听到普通话。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能接触到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本地客户。他们只会说上海话,普通话勉强能听懂,但沟通起来很吃力。遇到这种情况,我这个能听懂方言、却只会说普通话的外地员工,就很羡慕本地员工,瞧,他们能用方言和客户谈笑风生,即??些软话,适当地撒个小娇,赔礼道歉一番,基本上都能很好地化解矛盾。
最尴尬的就是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在用本地话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轮到我,却不得不用普通话发表自己的见解。每次,都是在我用普通话打破本地方言的“和谐”之后,同事们才意识到有外地同事存在,随后改用普通话继续会议。
然而,个别既不会说、也基本听不懂本地方言的同事,比我更难融入到这样的团队中。部门里以前有位同事,他不仅听不懂上海话,甚至连普通话也夹杂着乡音。有时候,领导会习惯性地用上海话交待工作,大家都听懂了,他却仍然一头雾水,还需要领导用普通话重新讲解,或者是请同事作“同声翻译”。他虽然工作能力很强,但由于语言障碍,一直没勇气争取更多的机会,在公司工作了两年多,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或者奖励。
时间久了,尴尬便积累成了距离。虽然领导一再挽留,他还是辞职了。直到现在,领导还会偶然提起他,遗憾公司流失了一位难得的人才。
以前我在家乡的时候,并不待见家乡的方言,觉得土。现在离开家乡久了,偶尔听到家乡的方言也会觉得很亲切,才明白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哀愁,才逐渐明白为什么很多人离开家乡很多年了,还是坚持把方言作为第一语言。
但是,我觉得虽然使用方言的习惯无可厚非,但在职场中还是应该尽量多使用普通话,这样才更有助于团队的建设和凝聚。
当普通话成为“小语种”的时候,也反映出企业文化的地域性和局限性,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