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巨大
代价最为高昂的一次股权转让,发生在2008年6月9日,无锡润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无锡润泰)与金科集团董事长黄红云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准备以7750万元的金额,购入1%的金科集团股权,认购注册资本127.66万元。这部分原始股权大约溢价了60倍。
后来,上述股权被回卖给黄红云。无锡润泰则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2008年7月20日,无锡润泰以7750万元现金认购金科集团139.4878万元的注册资本金,余款用作资本公积金,占其1%的股权,就算如此,金科的这部分原始股权,依然暴涨了55倍之巨。
与此同时,无锡润泰、深圳市君丰渝地投资合伙企业 (下称君丰渝地)、深圳平安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下称平安资本)等创投公司亦盯上了金科集团这块上市前的“肥肉”。
2008年6月25日,君丰渝地以1亿元代价,购得1.89%的金科集团股权(代表出资额260.8万元);平安资本以3亿元代价,购得5.67%的股权(代表出资额782.5万元)。君丰渝地、平安资本的原始股权购买溢价都是38.3倍左右,并且都采用增资入股,余款转为资本公积金的方式。
2008年9月19日,金科集团与公司高管李战洪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李战洪以253万元的代价,溢价12倍,获得金科集团0.1707%的股份。
至此,金科集团的系列原始股权转让告一段落。截至目前,金科集团的股权分布为:金科投资公司占股28.2%,黄红云夫妇占股39.2%,红星家具、无锡润泰、君丰渝地、平安资本等创投公司占股13.65%,家族成员占股13.05%,管理层和管理层公司占股5.90%。集团注册资本金增加至13948.7835万元,黄红云也通过数次的原始股权转让,获得近5个亿的现金。
而如今,股市已经变得疲弱不堪,若此时金科集团IPO上市,金科集团恐将面临与恒大地产一样无人认购的尴尬。
高价购入原始股权的众多股东,开始面临巨大的风险。以此次金科集团入股ST东源为例,目前金科集团只是买下ST东源13.42%的股份,就算金科集团再次成功从渝富手中购入18%的剩余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那么金科集团也只拥有31.45%的股权。
按此假设,如果股东们要成功套现赚钱,金科需要把资产装进去之后,并且ST东源在市值超过300亿的情况之下,像无锡润泰等花费高昂代价购得1%原始股权的创投公司,才能保证不亏,并且略有小赚。
按照这样估算的话,ST东源只有超过目前市值250亿的西南证券(600369.SH),成为重庆地区最值钱的上市公司,才有可能令所有股东悉数套现。如此一来,则意味着金科集团不仅要花费高昂的现金代价从重庆国资委控股的渝富手中买下18%的股权;而且,ST东源的股价,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连涨30倍,金科地产的财富神话,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以同样是借壳上市的华远地产为例,其借壳ST幸福(600743.SH)之路漫长艰辛。从2007年2月一直到2009年3月26日,“ST幸福”正式更名为“华远地产”,才算最终完成。华远地产在借壳的路途上经历了换股、被发改委否决、职工安置等等众多头疼的问题,2008年8月29日,ST幸福最终复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华远地产苦苦等待的结果是仅获得资本市场81%的溢价,而此后公司还要解决摘帽、分红等诸多问题。
金科集团的焦虑与之相当类似,如果一旦借壳ST东源不太成功,金科集团的众多急于套现的小股东们,必将深陷泥潭,与华远地产一样,备受漫长的持股煎熬,最终能否通过资本市场成功回本,那还得看股民们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