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 吴晓波 (资料图)
金融危机下最好的枕边书
记者:蓝狮子读书网(会)把今年倡导为浙商读书年,目前进展如何?
吴晓波:创立“蓝狮子读书网(会)”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因为中国缺乏阅读的风气,商业领域更甚。我们把自身定义为“中国优质商业阅读服务商”,就是希望能够为中国的商业阅读作出一些贡献。
我们知道,中国每年的阅读指数都在下降,前年的统计是人均4册,而欧洲国家达到20册,我们还处在一种浮躁的状态。而商业的进化一定需要经验的沉淀与交流,是一种理性的进化,这需要包括读书在内的很多形式来完成。
很多人看待金融危机都很悲观,但所谓危机,危险之中也孕育了机遇,因此金融风暴其实也给了企业家自省和调整的机会,看书补充能量是其中的一种。
蓝狮子读书会目前已在上海、南京举办过多场读书运动,接下来杭州也将按照每月1-2场的频率举行读书会。同时,我们推出的文化书柜以每月推荐阅读的方式过滤阅读信息,很受企业家的欢迎,目前客户正在稳定上升。
记者:您觉得浙商目前应该看哪类的书籍?
吴晓波:金融危机只不过提供了一个不得不自省的机会。而若在危机爆发前,企业家就能看到自身的问题,危机来临能避免不受影响,这才是真正的知识的力量。曾国藩说“百战归来再读书”,柳传志说“过冬天、穿棉袄,少动作,多读书”,都是强调对知识的补充。这说明古往今来,知识补充始终是个人修养进化的主要渠道。
金融危机下,应景的图书很多,这些有助于我们了解金融危机的前世今生。但作为企业家,我认为还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与提升。我研究的企业失败案例中,尽管都能找到外在因素,但更触目惊心的是一些很低级的、违反了企业经营基本原理的失误。金融危机下,死于规模扩张过度、现金流断流的案例最多。因此,曼昆的经济学,丰田的管理方式,讲述战略定位、并购的图书都应该放到枕头边。
记者:您认识的浙商喜欢看哪类书?他们阅读的方向、兴趣是不是浙商所特有的?
吴晓波:浙商注重实用性、功能性的图书。概念类、潮流和趋势类的图书不大能吸引浙商兴趣,这跟浙商的特点有一定关联性。
记者:在调查中有浙商推荐了您的《激荡三十年》,您觉得这本书对他们有帮助吗?您最近有没有打算以这次金融危机为背景写书?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描绘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企业的成长路径,书里有记述历次中国经济波动的规律性东西,这些对中国企业家的经营会有所助益。金融危机题材的图书,并不在我的写作规划中,它最多是一个大事件,就像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一样,中国公司的成长路径并不会根本改变。
记者:请推荐您认为当下浙商最应该读的书目?
吴晓波:我们最新向企业家推荐的书目是:
《一分钟经理人》、《影响力2》、《并非越大越好》、《22条商规》、《冬天的作为》、《最后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