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广州、佛山陆续查获“瘦肉精猪”,广州还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瘦肉精”不仅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更有市民对吃猪肉多少添些恐慌心理。近日,一名自称在佛山市南海区某肉联厂工作两年的报料人称,在他工作期间,他所在肉联厂曾多次查出过瘦肉精猪,但照样屠宰。对于含有“瘦肉精”的猪肉,是否流入市场,这位报料人说,他表示作为一个检测人员也不清楚。他还报料,为避免“瘦肉精”猪比例超标,肉联厂还制作虚假报表,应付检查。记者询问他曾经就职的单位名称,但他不肯透露。因此,对于他所披露的肉联厂“潜规则”是否属实,则无从验证。
不过,佛山某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佛山全市有34家屠宰企业,因为担心客源流失,存在个别肉联厂放松对“瘦肉精”问题的检测。去年该市场“瘦肉精”检测结果超标最高的比率达到30%—40%,而该市场的猪肉基本来自正规肉联厂。
黑幕1
工作两年多次检出“瘦肉精”猪
从事检验工作两年来,一直提心吊胆,如哪天发生中毒事件或疾病疫情,则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每看到不合格的想处理,又没有权力……所以一直活在“潜规则”的痛苦日子里。———报料人
袁一文(化名)称自己2005年被派驻南海某肉联厂做检验人员,主要负责瘦肉精检测。2007年初离职。
在他保留的2005年2—10月的74张瘦肉精检测结果记录单中,其中45张的记录单都有超过了国家标准的1ppb的样品记录。在2005年7月5日的记录单上,12个样品当中有8个超过了1ppb;在9月22日的记录单上,第9号样品的‘瘦肉精“含量达到4.64ppb.
这样做的目的有:一、为了达到想要的结果,因为每次做出来的结果不一定符合报表上面的要求,假如检测十个样品,但每个样品都超过1PPb,这样就无法再修改,也就白白“浪费”一次“心机”,如样品含量都在1PPb以下,那样只要调换中和,就可得到无数个数值,每个结果都不会含有“瘦肉精”,这样的结果是上级所喜欢看到的。
二、省事。要检测“瘦肉精”必须收集活猪尿液,要使用各种方法和等待才能收集到几个尿液样品(记者曾在某肉联厂门口见到,工作人员使用朝猪身上喷冷水,用棍子捅猪屁股的法子取尿,可足足等了5分钟,也没一头猪撒尿),特别是国家对抽检的比率是有要求的(据佛山市定点屠宰厂[场]待宰生猪瘦肉精检测工作规程,10-50头生猪,要抽取2-5头的尿样;51-100头,要抽取3-8头尿样;101-250头,要抽取5—12头尿样)。
“最关键的是,如果屠宰厂把关太严,客源就会流向别的肉联厂。按国家规定,如检测出一头含瘦肉精猪,则整批都要销毁或隔离检查,其中销毁或隔离无论对屠宰户或肉联厂都有损失,太严格屠宰户则没必要冒着风险进这家屠宰场。”袁一文说。来源:南方报业网
业内人士曝瘦肉精潜规则 散养户成"众矢之的"?
曾在粤西地区做过饲料业务的刘经理对记者宣称:“其实使用瘦肉精是行业内比较普遍的做法,散养户在用,规模猪场也在用。”
刘经理不置可否,“不敢说所有人都在用,但使用范围肯定相当广,包括一些大型养猪企业。”他甚至透露,一些大型养猪企业的瘦肉精很可能由广东某高校教授直接供应。
他对记者追根究底的疑问表示:“既然说是潜规则,自然是很难拿到证据的。你去问任何一家猪场,他会说自己使用这个东西吗?哪个权威人士敢下这个结论?这不是自找麻烦与整个行业为敌?”(南方农村报3月24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