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
厂家“屈服”于渠道
据一位PC品牌商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北京地区PC产品走货量最大的区域仍是中关村一带。但有明显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在住所附近的3C卖场选购PC产品。消费者也普遍反映,在3C卖场购买PC产品,价格更加透明。
“实际上,虽然神舟电脑在苏宁卖场的出货量排名前三,但北京的经销商给公司带来的利益更高。”一位神舟电脑北京经销商负责人告诉记者,神舟电脑在苏宁卖场的利润明显比经销商要低很多。举例说明,一台价值4000元的神舟笔记本,利润在6%左右,也就是240元。若通过3C卖场销售,一台机器要给卖场120元的返款,神舟仅得120元毛利;若通过经销商销售,仅返款80元,神舟可获得160元毛利。
在记者对国内联想、方正等PC商采访的过程中,PC商普遍对上述情况表示赞同,但仍然选择加大在3C卖场的投入。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表示,目前大连锁家电企业已经掌控了电器销售领域的话语权,若产品供应商希望进入流通渠道,就不得不与3C卖场取得合作。
据悉,为了满足3C卖场开出的种种条件,产品供应商不仅在签订合同时在付款周期、账期、返点、质保金和销售保证额等多个敏感项目让利3C卖场,同时还要缴纳各个卖场的进场费、展示费,甚至承担卖场每年一度的返修费用。
“虽然神舟最终未成为又一个格力,但从双方的矛盾已经可以看出PC商与3C卖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一位国内PC品牌负责人私下透露,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市场消费疲软,3C卖场同样面临资金链紧绷的局面。目前,部分经销厂商已经与3C卖场签订按周结款的新模式。而在此前,3C卖场与供应商的账期基本在2个月左右。
记者观察
连锁巨鳄进军3C一场更艰难的战争
在神舟事件之前,家电业类似的零供关系纠纷已经层出不穷,国美与格力多年的“纠结”就是一个最鲜活的例子。在家电业的零供关系中,渠道商占有话语权,但连锁巨鳄进入IT业后希望“依葫芦画瓢”,却遭遇了大得多的阻力。
一方面,相比家电业,IT业尤其是PC制造的行业集中度更高。以笔记本市场为例,2008年,联想、惠普与戴尔三强累计占据了中国市场近50%的份额,这些公司在与3C连锁卖场的博弈中占有更多主动权。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主流的家电厂商渠道几乎都要依赖于各个连锁卖场,自建渠道能“挑大梁”的寥寥无几;可是对IT企业来说,尽管苏宁、国美的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厂家们苦心经营10多年的其他经销渠道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此外,由于IT厂商还有可观的企业用户,这些都减弱了连锁卖场对其业绩的影响力。
此外对卖场而言,家电和IT面对的消费者也是不尽相同的两类人群。家电消费者在购买时主要看中价格和品牌,决策过程相对简单;而IT用户专业性更强,除了价格和品牌外,他们还需要销售商能够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一台PC的销售过程显然比一台彩电更加复杂。
以上一系列因素决定,连锁巨鳄要在3C领域建立统治权,将面临一场艰难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