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会议的两种可能结局
正如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经济的复苏也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美国财长盖特纳上周三表示,IMF已呼吁各国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制定总额占各国GDP的2%的财政刺激方案,他认为这一基准是合理的,并敦促全球最大的几个发达国家按这一目标协同努力以刺激全球经济。
如果各国积极地配合,以盖特纳“拿出GDP的2%”的提议为蓝本计算,GDP排名(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2008年的统计数据)居世界前列的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就分别需要拿出总额约为3770亿、2866亿、844亿、968亿美元的刺激资金。如此算来,G20为刺激世界经济注入的资金总额将达到1.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近1.7%。
但是,G20真正能拿出多少救市增量资金仍是个未知数。IMF上周出具的一份报告指出,只有美国、沙特阿拉伯、中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达到了这一财政刺激目标;德国目前的刺激规模相当于本国GDP的1.5%,法国通过的刺激规模占其GDP的比例则更低。但据路透社3月9日报道,在该媒体事先获知的欧盟文件中,欧盟将统一立场,表示欧洲认为业已推出的财政刺激计划已经足够,并希望将重点放在以协调的行动快速地执行这些措施上。该文件指出,欧盟在2009年和2010年总的财政支持力度相当于该地区GDP的3%到4%,其中的大约三分之一属于各国自主推出的刺激措施。相比之下,美国奥巴马政府上个月签署的2009-2010年度7870亿美元刺激方案的规模相当于美国GDP的5.5%。
G7不再能有效决定国际经济秩序后,G20成为唯一指望。其中,毫无疑问,美国和中国受到最多的关注。如果中国话语权不能增加,美国仍然在矛盾的主义中矛盾地救市,那么这个指望就是空的。说到底,即将到来的G20会议成功与否涉及两个前提:一,能筹得多少钱;二,在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放权方面,态度有多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