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作为清热消火的饮料,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它的电视广告词—“怕上火,喝‘王老吉”’也曾风靡一时。很多人在吃火锅、吃烧烤的时候都不忘叫上一罐,想借其“威力”压一压身体里的火气;加之现在天气逐渐炎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王老吉”来清热消火。然而就在今年年初,“王老吉”却被告上了法庭。理由是“王老吉”违反了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在配方中加入了夏枯草。而按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夏枯草不属于《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仅是一味纯中药,不应加入只申请了普通食品批文的“王老吉”中。
食品中加入夏枯草究竟有害吗
在这一案件中,矛盾双方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夏枯草上。那么,这味药加到食品当中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伤害吗?据中药典籍记载,夏枯草主要功用为清肝火、散郁结,可用于肝火旺盛而导致的目赤肿痛、头晕目眩、耳鸣、高血压等症,从来没有哪本医书将之描述成有毒物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夏枯草主要含有夏枯草甙、齐墩果酸、熊果酸、鞣质、芸香甙、水溶性无机盐(氯化钾等)、苦味质、生物碱以及挥发性油等成分,这些都是无毒的物质。所以,人体摄入“王老吉”中少量的夏枯草成分,不会给身体造成任何影响。事实上,广东人饮凉茶已具有上百年的历史,就“夏枯草”本身而言,在我国的岭南地区、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居民的膳食习惯中,长期以来都被用作凉茶或煲汤的日常配料,几乎所有的凉茶饮料中均有夏枯草;像广东知名的“王老吉”、“黄振龙”等罐装凉茶都含有夏枯草这一生产配料。当然,夏枯草毕竟性苦寒,脾胃虚寒的人多吃之后有可能会导致腹泻等不适,但症状是很轻微的,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后果。
传统配方与现代法规之间的碰撞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国家特别制订了《食品卫生法》。该法第10条明确规定:“食品中不得添加药物。”制订这一条款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保健食品生产商在产品中加入药物成分。因为,凡是药物总有不良反应,而食品则不允许有。考虑到“药食同源”的传统,所以,《食品卫生法》还是给传统产品留了一个“口子”,对第lO条作出了补充说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也就是说,某些药品也可以作为食品或者加入食品中。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中药材的种类有很多,其中也不乏有毒甚至剧毒的品种,这个“口子”要是开得太大,《食品卫生法》的第lO条也就失去意义。因此,卫生部又制订了相关规章,推出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这一名单中的中药材,都可以加入普通食品中。和其他法律法规一样,这~名单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现行的名单是 2004年刚刚修订过的,虽然已经增加了不少中药材种类,但夏枯草并未列在其中。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夏枯草永远不属于药食同源物品的范畴。据悉,广东省的药监部门已经准备将夏枯草作为药食同源物品上报给上级单位。
即便药食同源也不宜任意服用
说到这里,“王老吉”的话题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的老祖宗在讲“药食同源”的同时,也说过“凡药三分毒”。由此可见,即便是名单中的药材也不能任意服用。每种药物均有其独特的性味与归经,而不同的人,体质也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如果食不对症,即便是无毒的药材,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