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文化健康娱乐 >> 社会·文化·生活

“音乐毒品”走红网络,传听后如吸毒可抗抑郁


[ 肖莹佩 天府早报    更新时间:2009/3/12  ]    ★★★

  这些音乐到底是怎样的?记者打开一些进行体验。这种音频没有什么调子,也没有什么规律,有的只能听到“叽……叽……”声,很高,像是用叉子使劲刮盘子,让人毛骨悚然,浑身起鸡皮疙瘩;有的则像是烧开水时的“嘟……嘟”声,越来越快;还有的像除草机的声音、马路噪音……不过,有人也会觉得这种声音听起来比较舒服。

  有网友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催眠,因为听这音乐的前提是要让你“闭上眼睛,双手整齐地放在一起。”甚至认为音乐取如此名字是为了炒作,吸引点击率,而音乐本身是不能让人上瘾的。

  心理专家

  若是消极暗示可能用以致害

  这种音乐是否如网友所说,其实是一种催眠?记者咨询了著名心理专家、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格桑泽仁。格桑教授告诉记者,他的电脑里也下载了几段这种音频。他认为,这些音频其实只是一种催眠,一种暗示。“100个人里,可能只有20个人会被暗示,他们听这些音乐,就可能会有感受。”格桑教授介绍,在他听过的音频里,基本上都是长音,那其实就是一种暗示。而这些暗示有的人听了可能会难受,有的人可能会舒服。

  格桑教授认为,网友出于好奇或追求刺激、释放压力的心理,上网下载收听类似音频。他说,这些可能都是网友用来释压的一种方式,而说是“毒品”,他认为有点夸大。

  “音频毒品”是不是真的会上瘾,会害人,格桑教授表示,如果是积极的暗示,就会有积极的效果,如果是消极的暗示,那么就会有消极的效果,所以“音频毒品”是有可能被用来害人的。  第E日记者刘思远

  新闻延伸

  音乐的世界很奇妙,一个个音符组合,可以影响人的情感,使人的情绪波动。在“音频毒品”走红网络之前,流传着很多例子。

  自杀音乐:《忧郁的星期天》1933年,一位匈牙利作曲家在失恋两周后一个下雨的星期天,在巴黎写下一首名为《忧郁的星期天》的曲子。传说数百人在听过此曲后自杀。该曲被称为“魔鬼的邀请书”。精神分析家和心理学家认为,该曲对听者具有极为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听者在此前生活有过挫折等经历,较易引起共鸣,萌发死念。

  产蛋催奶:很多年前,科学家就已证实,鸡听多了音乐会下蛋。根据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奶牛比较喜欢慢拍音乐,平均来说,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与听“甲克虫”乐队的快节奏音乐相比,每头牛每天会多产大约0.73升奶。

  音乐治疗:即用音乐对疾病的医治、缓解或刺激。现代的音乐治疗起源于美国,再发展至世界各国。在中国,很多的精神病院、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都先后开展了音乐治疗。


 

http://cn.ppzw.com/ppzt.html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中国人寿前董事长之子弒母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抗粪老人”为救人离世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