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2009影响中国经济的十大国际因素


[  《环球》杂志    更新时间:2009/3/3  ]    ★★★

    内需增长是未来中国最大的依仗

    “如果中国国内需求增速大于产出的增速,将是中国对世界经济能够做出的最大贡献。”摩根斯坦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不久前指出,如果中国内需每年增长11%,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利好影响。

    不仅世界经济需要一个这样的中国,中国自身未来的发展也要依仗内需增长。

    在问卷调查中,超过85%的专家将“内需的增长”选作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任向群认为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与外部依存度越来越高,未来中国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还有专家指出,中国的外需增长空间已相对较小,而中国的内需还远没有充分发掘。袁炳忠认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重要市场,值得开拓。事实上,中国经济自身就能够成为一个基本上独立的经济增长圈,关键是要使内部市场活跃起来。

    马振岗也认为,长期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出口和投资,内需的作用比例太小,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世界性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主要国家进口收缩,国际贸易将会明显减少,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而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很大,特别是农村有待大力开发。通过拉动内需,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中国经济就能处于更主动的地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傅梦孜则认为,从资源劳动密集型向创新节约环保型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巨大的国内市场将成为中国经济保持相对较快发展的动力,这一天的真正到来也可能以此次危机为转折点。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决定未来中国发展的另两大驱动力,各有70%和52%的专家在强调它们的作用。

    林德山认为:“迄今为止,中国经济的成功是建立在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基础上的。但这次经济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暴露出了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脆弱。能否借此机会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能否走出传统模式的关键。”事实上,金融风暴到来后,严酷的市场环境正在迫使企业转型,实现“二次革命”。经济界普遍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一些低附加值、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先出局,而有技术、有自主品牌的企业继续发展,符合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如今,各国各地区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间的竞争在日益趋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角逐国际市场的制胜法宝。只有加快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扭转依靠低附加值加工制造取得国际分工、依靠廉价商品占据国际市场的状况,从根本上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切实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此外,“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管理能力的提高”也是未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专家们认为,中西部加快发展将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法律法规的完善将提高政府效率及公信力、破除垄断和等级制度、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而全球化对中国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机遇,中国经济的未来才有希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香港回归12年来首度衰退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八国集团步入风烛残年?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