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然大物全力“维稳”
低速扩张全力“维稳”
时间回到4周前。1月18日晚上7点多,国美电器副总裁、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异常繁忙,来自全国各地要求采访的电话涌向他的手机,以至于竞争太激烈,在半个多小时内,记者们只能听到手机无法接通的忙音。此前,国美电器刚刚在联交所发布公告,黄光裕辞去国美电器一切职务。
没有黄光裕的鹏润大厦18层仍旧是国美电器的权力中心。然而,第二天,更多供应商的注意力被国美同时释放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所吸引,“优化网络,提升与供应商的关系将是国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谁都感到了这个庞然大物小心翼翼的“低姿态”。
“黄光裕非常欣赏张瑞敏的一句话‘企业只有创业,没有守业’。在过去的20年里,这被演绎成一种高速扩张。对厂家的话语权日趋强大,自己就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对于大渠道这样的一种巨头经济来说尤其如此。”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不过,在过去一个月里,在国美内部下达的各种精神中,“提升单店效益”的要求远远压过了“开店数量”的指标,后者甚至被剔除出了很多分公司的考核体系。
当大部分国美员工还在筹备春节联欢会的时候,国美又对外发布了2009年的发展策略。这个策略的核心就是把重心放在优化网络、优化店面上,提高单店经营质量,并适度调整淘汰部分店面。目的只有一个,让供应商与国美的投入产出比能够达到最大化。“我们认为国美目前已经完成了网络布局,有1300家门店,当网络布局基本完成后,就不再依靠开店作为增长,而是进入优化阶段。”国美副总裁、新闻发言人何阳青这样解释确立新策略的初衷。
没有退路的模式改造
一天内下发21个“惩罚”通报
“一天竟然下了21个销售通报。通报的都是没有完成任务的惩罚。”一位国美销售员向记者抱怨。近日来,国美对于业绩的苛刻渴求和高额处罚引发了部分员工的不满,很多国美销售人员都感到了压力。
然而,转型仍在推进。2月19日,国美集团宣布在全国开始门店转型,首个转型门店选择了国美系统内效益最好的门店——大中电器中塔店。“因为模式改造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一定要成功。”何阳青说。
根据国美门店转型再造中心的设计,改造之后,中塔店陈列产品数量将增长300%。与此同时,中塔店将成为国美集团第一个实现单独门店营销的店面,这意味着店长的授权被大大增加。在竞争局势急速变化时,这样的机制可以做出更为灵活的战术攻防。“中塔店的改造并不是简单门店布局的改造,而是国美集团旗下店面模式的深度改革。”国美集团常务副总裁王俊洲一再强调。
不过,何阳青也表示,优化网络和门店改造并不是“黄光裕事件”的结果。“调研从两年前就开始了,美国、日本、欧洲我们都考察过了。还请了第三方的调研团队。我们认为,未来的国美模式是在一个城市里有四五个标志性的卖场,这些卖场的销售额巨大。改造后的门店形态更接近日本的家电卖场。”
一位行业观察家认同何阳青的说法,“2006年,最能衡量连锁零售店的关键指标暴跌28%,给国美管理层极大的刺激。从那时起,国美电器开始调整其经营扩张战略。”而他认为,这也是家电连锁行业在度过了高速成长的“青春期”后面临的普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