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是否将银行国有化的猜测成了华尔街当前议论的焦点。为免对金融系统造成进一步恐慌,美国政府开始出面辟谣,不断重申将继续保持现有的私有制银行体系。
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近日表示,奥巴马政府依然确信,私有制银行系统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政府会对银行系统进行有效监管。财政部发言人对金融市场的恐慌也发表声明称,投资者不能将谣言看作是政府的政策暗示。
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也就银行短期国有化问题产生分歧。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说,一些银行可能会短期内被政府接管,但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法兰克与共和党参议员乔恩凯尔坚决反对政府对银行的国有化。
传闻引发金融部门恐慌,花旗与美国银行已经受传言影响。传言称全球经济衰退加深,国有化是必然趋势。届时,花旗、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会像房利美、房地美那样被政府接管。为免进一步受传言影响,美国银行作出回应说:“美国没有理由国有化一家能够盈利、资本状况良好且积极放贷的银行”。
虽然银行国有化的成本和风险高,但如果银行损失持续上升,国有化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发起了政府应该把银行国有化的呼吁。他不断发表文章称,美国政府目前惟一的拯救之道是将资不抵债的银行国有化。他评价说,盖特纳的救助计划走对了方向,但为时已晚。去年底,美国银行资产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这场危机的损失将超过2万亿美元。但鲁比尼的预计达3.6万亿美元。其中美国金融机构承担1.8万亿美元,但这些机构目前的资产总值才1.4万亿美元,典型的资不抵债。随着危机加深,更多家庭和公司出现违约,银行受拖累,倒闭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据统计,美国去年共有25家银行倒闭,今年头两个月内倒闭的银行数目已上升到14家,银行前景形势严峻。
难题是如何给有毒资产定价。反对国有化者认为,如果对有毒资产定价不恰当,国有化将引起一系列灾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在没进行对银行账户的审查前就实施注资,结果导致银行股价较注资前巨幅下跌。而日本当年的措施如:下调利率、财政刺激计划、允许私人资本购买银行不良资产等,如今正被美国采用。所以国有化后的结果也不会光明。(记者 魏红欣 实习生 王丽颖)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_135.ht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