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历程
2007年2月,沃尔玛以2.64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Bounteous Company Ltd.(简称BCL)35%的股权,从而通过BCL拥有了好又多101家门店的经营权。在购买股权的同时,沃尔玛还向BCL的其他股东提供了3.76亿美元的贷款,换取了另外30%的投票权。由此,沃尔玛虽然只持有好又多35%的股权,却拥有65%投票权,从而全面掌控好又多的经营。
然而,沃尔玛整合好又多的道路并不顺利。
2007年3月,时任沃尔玛中国首席行政官和首席营运官孟永明被派往好又多出任首席营运官。而到了2008年4月,履新刚满一年的孟即闪电辞职。虽然沃尔玛当时公开的表态是孟因个人原因请辞,但外界普遍猜测这与整合好又多不力有关。此外,在好又多被收购后,18名好又多台籍干部未被续聘事件,也曾引发不小的风波。
业内人士认为,好又多与沃尔玛在经营理念上不同,会导致初期整合在执行上面临困难。当初,好又多在扩张时追求的是迅速发展门店,因此各个大区、门店的权利都很大,而沃尔玛追求标准化,是一种集权式管理相当高的公司,“两者要很好的整合,有相当的难度”。
关于已提上日程的好又多门店改造,马瑞光表示,沃尔玛做事的风格一直都比较稳健。整合好又多,也是通过一段时间摸清楚情况才逐步进入的。“好又多的门店它不可能全要,有一些会做大,有一些会翻盘,有一些会关掉,应该都在计划之中。其实,整合好又多最大的一个核心在于产权问题。”
据记者了解,好又多拥有的101家门店中,仅有27家拥有合法外资身份。另外的70多家门店,都必须在满足了政府部门的合规性要求后,方能将股权顺利转移至沃尔玛名下。“不过,目前情况来看,各方面透露出来的消息认为沃尔玛对中国商业做的贡献比较大,比较正面,审批不会有太大问题。”马瑞光称。
至于未来好又多的名号还会否保留,董玉国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沃尔玛完全控股好又多之前,好又多的品牌将会保留。对此,马瑞光则表示:“好又多没有多少品牌价值,最大的价值是门店价值,未来(全面收购之后)好又多的名号是肯定不会使用的。”
中国市场期待
在沃尔玛的时间表上,全面收购好又多已迫在眉睫。根据收购之初的计划,沃尔玛将在2010年2月前实现对好又多的完全控股。当时,沃尔玛虽然未透露控股条件的具体细节,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沃尔玛继续收购BCL股权的条件很可能就是门店盈利及理顺产权,而一些店址不好、盈利差的门店将被转让。
事实上,沃尔玛需要中国市场更多的贡献。
近年来,在亚洲地区市场上,沃尔玛已先后退出日本、韩国、印尼、香港等市场,因此中国成为其在亚洲市场成败的关键。不过,沃尔玛一贯的严谨作风使其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较为缓慢,门店数量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家乐福。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依靠强大的营销网络和低廉的价格优势,沃尔玛在全球市场表现顽强,连连取得业绩增长。但2月17日,沃尔玛公布了截至2008年1月31日的第四财季业绩,显示公司当季净销售额增长1.7%,至1080亿美元,而净利润较同期下降7.4%至37.9亿美元。
沃尔玛中国区一内部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表示,沃尔玛目前在中国拥有100多家店面的规模很难像其在美国市场那样,发挥强大的供应链优势,节约成本提高业绩。
如此,完成对好又多门店整合的价值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