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代之惑
第一代领导者退出舞台后,下一代继续斗争。
两兄弟中,鲁迪尤其让人难以相处,他与长子阿明的关系闹得很僵,经常对阿明加以严厉的斥责。鲁迪在20世纪70年代健康恶化时,冲动地修改了遗嘱,剥夺了长子阿明的继承权,另立小儿子格尔德为财产继承人。鲁迪1974年病逝后,在宣布遗嘱时,阿明被已故父亲这最后意外的一击给击垮了,他哀求弟弟格尔德,但却遭到了拒绝,最后阿明只好寻求法律仲裁。家族财产的归属最后重新进行了调整,阿明成为了彪马的主要股东,而格尔德只保有少量股份。
阿迪达斯这边却是遭遇另外的困惑。阿迪去世后,其大权由其长子霍斯特·达斯勒来接管。霍斯特具有非凡的营销天赋,他开创性地为阿迪达斯品牌建立了“金字塔”型推广模式,率先将阿迪达斯体育用品在视觉上与运动员、运动队、大型比赛以及相关体育活动联系起来。在他的倡导下,阿迪达斯成为第一个向优秀运动员免费赠送运动鞋的公司,第一家与运动队签定长期提供球鞋、球袜合同的公司,使人们在许多世界级的比赛中看到优秀运动员们脚上穿着阿迪达斯新推出的产品。但是1985年霍斯特·达斯勒的离世,又使阿迪达斯失去了一位具有品牌远见的品牌管理者,阿迪达斯品牌开始动摇。
不是尾声
彪马在事业走向衰败时,一些名人为其重新步入辉煌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网坛名将鲍里斯·贝克尔退役后,麦当娜和布拉德·皮特成为彪马公司的形象代言人,为其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助其重整旗鼓。尽管如此,彪马公司董事会主席约亨·蔡兹却无力阻挡法国实力雄厚的PPR集团对其进行收购的脚步。
1989年,阿迪达斯公司被卖给一位备受争议的法国人——伯纳德·塔皮尔。塔皮尔的政治抱负超过他的商业兴趣。3年后,当他发现自己身陷财务困境时,把阿迪达斯的控制权出让给了法国的一家银行财团。目前,阿迪达斯公司已经重新回到了德国人手中,正在重现往日的辉煌。《阿迪达斯对阵彪马》的作者芭芭拉·史密特在她的书中写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彪马公司创始人鲁道夫的孙子弗兰克,如今却在为阿迪达斯公司效力。”但是,当地许多人不愿改变。弗兰克跳槽到阿迪达斯后,镇上两份报纸都说他背叛了彪马,他的亲属中也有人对他很恼火。
阿迪达斯与彪马的家族斗争最终以各自被收购而告终。这让我们想到,在一个互不信任的家族中,完全的分割,包括非竞争协议,也许是解决家族冲突唯一有效的方法。此时不得不想起曹植的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