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老百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心中国乃至于世界的宏观经济走势———有的人是因为就业问题;有的人关心所在企业会不会裁员降薪;更多的“套牢一族”则关心什么时候深沪股市会随着中国经济的见底回升而走出低迷,让自己的证券资产解套并最终获利。恰在此时人们发现,经济学家们也正在就中国经济是否见底或何时见底捉对厮杀,观点针锋相对,参与方各自引经据典,互不相让。据调查,近八成的机构投资者认为,本轮经济增长低点将出现在今年上半年,近四成的被调查者甚至认为,低点今年一季度就能见到;而悲观者则认为,经济的衰退才刚刚开始。
有学者认为,现在各国的经济拯救计划只是一剂“麻药”,可以暂时因为麻醉而减轻痛楚,但并不能从“病根”上解决问题。他们提出,要及早“施行手术”,以免“麻药”失效后失去最佳手术时机,或者必须忍受更大的痛苦;也有乐观者认为,目前世界经济的问题是虚拟经济的泡沫破裂波及实体经济,加上人们的消费信心明显降低,才导致了世界经济的萎靡不振,而世界经济并没“大病”,无需“手术治疗”。需要警惕的倒是,现在全世界都在拼命砸钱以拯救经济,一旦缓过劲来,恐怕就不是刺激经济复苏的问题了,而是必须解决在流动性泛滥之下吹出一个个更大的泡沫的问题。
就在一片嘈杂声中,深沪股市却已悄然发动了春季攻势,上证指数从令投资者心惊胆战的1664点悄然启动,至本周二已直扑至2402点,在短短73个交易日里涨幅高达44%,不仅坐上了同期全球股市涨幅的头把交椅,也大有预示中国经济即将走出低迷,逐渐复苏之意。“其实,看看股市的表现就知道了。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如果经济状况仍在恶化,或者说见底复苏尚遥遥无期的话,股市是不会有如此表现的。一般来说,证券市场会超前于宏观经济3个月至半年左右启动,也就是说,我国的宏观经济在今年年中或稍晚一些复苏的可能性非常大。”一位小型私募基金经理的话显得信心满满。
但仅仅看股市的表现似乎远远不够,更何况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股市的晴雨表作用有时不很明显甚至很不明显,或者干脆失灵。因此,宏观数据走势、世界各国历史上的经济滑坡与复苏的周期案例,都成为了经济学家们印证自己观点的重要论据。
当然,经济是否见底,何时走出低迷,不是辩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走出来的。但“辩”的结果可以让我们有所准备,未雨绸缪,而不至于事到临头穷于应付。至于中国经济近阶段究竟怎么“走”,且让我们将专家们的观点“备案”于此,然后拭目以待。(孔伟)
http://www.ppzw.com/ppzw2/default2.ht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