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事件把整个中国乳业推向万丈深渊,就在这个事件几乎快接近尾声——三鹿宣布破产的时候,关于特仑苏OMP牛奶可能致癌的质疑声再次响起,再次触动中国消费者的神经。
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过去30年,在30年的节点上,关于中国企业的争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热度,乳业事件或许只是给所有的消费者揭开了其中的一个面纱,中国消费者在享受生活日益富裕,并在物质上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心理上也在经受着很多企业违反企业伦理的行为的侵害。这引发了一个新的摆在那些在中国市场的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在得益于中国消费市场的快速成长企业逐渐当中,企业应该如何自觉的遵守商业道德,如何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如何做一个真正伟大的百年企业?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商业的目的是创造消费者,消费者对于任何商业来说,虽然不是惟一的利益相关者,但绝对居于首位,满足他们的需求是最根本的战略,而长期满足不断增长的顾客的需求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切要满足globrand.com消费者利益,不做任何伤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能够向社会和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还能够向社会尽到企业的公民责任,这个公民责任就在于企业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应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大凡是对社会大众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伤害的商业事件,无一不是由于企业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和伦理底线造成的,比如华尔街制造的次贷危机将全世界拖下水,就在于金融家们背叛了最起码的商业伦理和道德,逐利而贪婪的本性,最终结果是害人又害己,百年老店也由此在瞬间坍塌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创造了世界上令人感叹的经济奇迹,但是,在这三十年中所积淀的商业文明却需要被重新权衡,特别是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任何企业都在公众的审视之下,这促使企业必须去思考新的行为准则,而中国也需要构建新的商业文明,新的商道。温家宝总理在访英过程中,多次引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著作里的观点,提出经济学家和从业人员在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更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而中国市场的很多企业却过于强调企业和个人追求的利益,却忽略了道德。除了更加科学和严谨的制度建设,中国也迫切需要进行企业道德的建设,过去30年,中国企业发展的步伐远远快于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步伐。显然,新商业文明的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当很多知名企业的广告在中国的媒体上到处飞舞的时候,当三聚氰胺事件让三鹿、蒙牛、伊利等国内知名品牌,以及一些国际的乳业品牌都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公众在关注这些商业信息的同时也多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个企业说的是真的吗?当产品中出现添加了一些新的物质的时候,消费者或许会有一种新的条件反射:这个东西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当新的商业文明被倡导,当所有的企业都遵守了无形的道德规则和伦理约束的时候,或许消费者的这些紧张的神经才能得到缓解,而这个问题无论对于在中国的跨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都变得尤其的重要。
http://www.ppzw.com/qyml/ph.ht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