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三鹿正式破产的宣布以及资产拍卖公告的出台,三元欲将三鹿收归旗下的态度最终明朗,并在第一时间袒露。
2月13日晚,三元股份(600429.SH)发布一系列公告称,董事会已同意其全资子公司——河北三元与三元集团组成联合竞拍体,以不超过总评估价值110%的代价参加竞买三鹿破产财产包(评估价值7.26亿)。
与此同时,为筹措竞买资金,三元表示将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以每股4元的价格,向公司实际控制人三元集团和大股东北京企业(食品)有限公司(三元集团旗下公司)发行2亿至2.5亿股,募集资金8亿至10亿元。
志在必得的接盘方
如此规模的定向增发,三元显得志在必得。
“这表面上是商业运作,其实这是多方主管部门的一致意见,三元的接盘是肯定的。”一位接近三元的人士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8年9月中旬三元停牌之前,因为政府方面的授意,三元便开始着手准备收购三鹿的计划。
不过,因为涉及到庞大的未可知的债务赔偿问题,三元和三鹿之间的谈判一直处于拉锯战中。记者曾获悉,此前河北省政府希望三鹿的负债跟着资产走,但三元的最初方案是接手三鹿的优质资产和奶源,而由政府方面出面解决三鹿的债务问题。
2008年12月18日,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破产实际上为三元的并购扫清了障碍,将债务问题撇清了。”上述人士称。
“三鹿宣布破产之后,我们就马上召开董事会,会议决定参与竞买。”三元股份董秘王钤说。她表示,此次参与破产资产竞购与之前的协议收购不同,购买资产只涉及三鹿集团破产资产包的内容,不涉及三鹿集团的债务、责任等方面。
事实上,从三鹿宣布破产清算开始,三元行动便积极起来。12月29日,三元便租赁、运营了三鹿位于石家庄的六家核心工厂。
三鹿方面亦有积极回应。其发布的拍卖公告,对参与竞拍者做出了多项条件限制,如已按规定取得液态奶、奶粉生产许可证,具有十年以上液态奶、奶粉生产经验,上一会计年度来自液态奶、奶粉的营业收入应不低于10亿元,注册资本不少于5亿元;且未因三聚氰胺事件对婴幼儿造成伤害等7项。
“这实际已经画出框框来了,基本上就只有三元符合条件了。”上述接近三元的人士说。
北控身影
尽管定向增发的具体方案已经出台,但无论对三元集团还是上市公司来说,获得如此巨额资金都不轻松。
事实上,三元方面最终的投入将远超本次募集的资金。国信证券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除了收购资产所需的大约8个亿左右,三元可能还需要注入同样数额的资金作为流动资金,以恢复生产。加之,可能还需要承担一定时期的亏损,估计所需的资金应该不少于16个亿。
此前,三元连续亏损,一年多前才小有盈利。据三元股份2008年半年报,其手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9247万元。而三元集团的主要资产,仅为北京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等。
但上述接近三元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资金应该没有大问题,这涉及一个大的体系内部的运作和支持,三元背后是强大的北控集团。”资料显示,北控集团是北京市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
事实上,北控与三元渊源已久。2004年之前,在香港上市的北京控股(0392.HK)的全资子公司北企食品为三元股份的第一大股东。2004年,北京控股分别向其控股股东京泰实业和三元集团出让了北企食品65.46%、34.54%的股权。2005年,北京燃气集团与京泰集团合并成立北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