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佛恩的发家史
从张佛恩的发家经历来看,敏锐地发现机遇,并果断、坚定地实施正是其难能可贵之处。
1978年,虎门镇龙眼村诞生了全国首家农村“三来一补”企业——张氏发具厂。张佛恩此时是村里唯一的拖拉机手。从1980年开始,张佛恩每两天就要沿原107国道送货去深圳。用张氏发具厂老板张细的话说,张佛恩是个开拖拉机的好手,后来开起汽车也十分顺手,去深圳的路并不平坦,到处是土坑——“有些坑往往比汽车车轮还要深,张佛恩总能巧妙地避过去。”
1981年前后,在村里制造业兴起,香港货柜车司机来往频繁之时,张佛恩的沙河餐厅在龙眼村开张。由于生意火爆,几年以后张已经积累了几十万的起步资金。
1986年,张佛恩与张细以及几个香港人合资兴建了当时虎门最好的酒店——龙泉宾馆。张佛恩大胆引进香港酒店经营模式,迎宾、舞台、乐队表演一应俱全。
龙泉宾馆的成功让张佛恩的资产迅速扩张,也给合伙的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7年后,张佛恩等决定转让龙泉宾馆,一位港商退出时获得的分红是初始投入的40倍。
1993年,张佛恩开发龙泉商业广场,又是虎门最好的,再次成功。
2000年,张佛恩决定兴建五星级酒店——龙泉国际大酒店。该酒店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主楼高27层,耗资近8亿元人民币,历时一年半完工,其“标准层平均2.55天一层,最快两天一层”的修建速度曾经创造了中国建筑的“东莞速度”。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最大的酒店项目之一。
然而,龙泉酒店项目起初并不为人所看好,曾有朋友认为龙泉酒店不可能成功。“酒店刚开始营业的前几个月确实不太理想,不过那几个月坚持下来后经营就稳定了。” 梁子存说,“龙泉酒店目前是虎门经营效益最好的酒店,全年的平均入住率在60%左右,开业以来每年都有盈利。”
2004年,张佛恩在东莞市区投资第二个五星级酒店——会展国际大酒店。
随后,张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先后开发有虎门都市华庭和长安地王广场项目。据梁子存透露,2006年地王广场销售时曾出现4个人抢一个房间的情况。而房价的快速拉升也让张佛恩在此项目上多赚了几个亿。
2008年,张佛恩以40亿身家,均位列当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与胡润中国富豪榜东莞籍富豪第一位。
“在东莞都知道我能干,但不知道我怎么干;龙泉的速度让所有赌不可能的人都输了,而我是大赢家,我赢的是他们看见了却不能想象的时间争取来的利润,是竞争对手心里的羡慕和叹服。”龙泉酒店成功后,张佛恩曾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