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 [专题]焦点新闻

市场短期变数在加大 长线投资步伐需放缓


[ 徐辉 上海证券报    更新时间:2009/2/11  ]    ★★★

  自去年10月28日沪综指见底1664点以来,市场已经反弹了14周,反弹持续了69个交易日;沪综指涨幅已经达到36%,为数不少的股票已经走出了翻番的行情。那么,市场究竟是怎样涨起来的?在明显的短期正向循环出现后,长期投资者究竟如何应对?我们认为,短期正向循环会进一步推升股指,但也将同时在不远的未来几周带来大幅波动的风险。如果市场继续大幅上涨,很可能使长期投资的资金放缓步伐。

  数据支持多头,短期正向循环逐步形成

  回顾10月底以来的市场反弹,我们在期间看到了非常关键的一点:政府通过改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一些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正是看到了这一顺应市场上涨预期的行动之后,开始加大了买进的力度,进而推动了市场的上行。

  尽管市场不乏空头大力反对的声音,但经济数据也开始逐渐地站到了多头一方。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银行贷款数据增速迅速提升。M1在去年11月份的数据被确认见底;PMI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铁矿石、钢铁库存持续回落;发电量开始出现向上拐点,等等。部分后知后觉的投资者开始倾向于认为,在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实体经济的反弹时间和力度可能超过预期,股市反弹不是短期的,而可能形成中级趋势。至此,市场看多气氛越来越明显,股市的上涨也开始加速。一个短期的正向循环逐步形成。

  于是,1月份沪综指上涨10%,已经是全球之冠;而春节后的第一周沪综指当周上涨就达到10%;而最近两个交易日沪综指涨幅就达到3.8%。这些数据表明,很明显的一个正向循环正在进行之中,而且应该说这个正向循环已经进入到了加速阶段。而这一阶段往往是涨幅较大,但也可能出现大调整的阶段。

  2600-2800点区域之上的市场显得有些贵

  在此轮行情运行之初,我们就指出这是一波跨年度的行情。而且,我们还运用三阶段——“绝望中见底、谨慎中走高、乐观中见顶”的方法,推测了此次反弹行情可能的运行轨迹。第一阶段是绝望中见底的阶段,指的是全球发生信贷危机的10月和11月份;第二阶段是谨慎中走高的过程,是12月份到近期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市场中乐观中反弹见顶端阶段。当时,笔者预测这个阶段会发生在今年4、5月份。

  事实上,从近期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判断可能需要作出一些修正。一方面的原因在于,目前市场开始出现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一些混合特征,也就是说,当前市场既有谨慎中走高的意味,也存在一些过度的乐观情绪。如果市场进一步大幅上行,这将导致第三阶段提前到来。

  另一方面,从市场估值水平的情况来看,我们去年10月底判断,此轮反弹行情属于估值回归行情,是A股市盈率从12倍提升到20倍左右的行情;反映在沪综指上,则是从1665点反弹到2600点至2800水平的行情。市场是否陷入了非理性的上涨,也可以从市盈率的角度来衡量:如果A股市盈率保持在20倍以下,我们认为市场是相对安全的(目前A股市场市盈率在15.5倍);市盈率超过20倍,我们就不应该再继续追涨,因为,这个区域之上的市场显得有些贵了。

  短期正向循环或令长期投资步伐放缓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长期市场存在很大机会,这种机会主要是由估值低企和中国股市巨大发展空间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从5到10年的情况来看,随着中国企业盈利增长水平恢复到15%左右,以20倍恒定市盈率估算,沪综指未来10年的上涨空间将相当显著。正如巴菲特预测,未来10年中国股市将成为全球最大市场。这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基于长期投资的个人投资者也将获得巨大的资本增值。

  不过,对于投资而言,应同时考虑市场的长期价值和短期市场逐渐变热的威胁,并力求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一方面,部分优秀上市公司长期价值低估的情况依然相当明显,长期看及时买入是相当合理的选择;但另一方面,短期市场继续上涨将容易导致投资者情绪过热,并进一步反过来刺激市场买盘,进而推高市场。市场的正向循环使得短期市场变数加大。所以,如果市场继续大幅上涨,即便打算进行长期投资,也可能需要暂缓投资步伐。

http://cn.ppzw.com/ppzt.html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1月CPI与PPI继续走低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市民排队卖黄金变现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