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压力太大而导致不孕已成社会现象,拥有高度活跃的一亿六千万精子的男子因此成为各方人马争夺的目标。这是多年未推出长篇小说的作家张贤亮,在今年《收获》第一期上发表的新作《壹亿陆》的“荒诞”故事。作品一发表,就引来了诸多争议,不少人看完后大跌眼镜。面对争议,出生于南京的张贤亮,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我写作向来喜欢剑走偏锋,写小说对我来说是娱乐,我不是为了评论家而写作。”
73岁写出37岁的东西
有读者看完《壹亿陆》后表示,小说写得如此之俗,这还是当年那个写下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灵与肉》(《牧马人》)等经典文学作品的张贤亮吗?对此非议,在银川家中的张贤亮电话中笑着回答记者,“这是一般读者对我的误解,以为我只会写‘文革’、‘反右’的作品。其实我是个多面手作家,我的写作很多元化。可能许多人不知道,《烂漫的黑炮》后改编成电影《黑炮事件》是我写的,中国第一部无厘头闹剧《异想天开》也是我写的。”有读者认为,小说中题材太过离奇和荒诞。张贤亮却觉得,他只是通过一个荒诞的外壳来包装,展现的却是一幅当代社会的风情画,“我的形式必须荒诞,但书中提到的处处都是现实问题。很多作家喜欢绕开当代题材,但我就是要直指当代城市,也连带到农村,通过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来展开当代社会的风情画。”
张贤亮说他熟悉当下的这种生活,“我用无厘头的手法写很正的题材,要是写得太严肃,谁看呀?我要读者一翻开书就不忍放手。”已经73岁的张贤亮不客气地对记者说,“这部作品就像是37岁的人写的。”
小说有趣有可读性就行
问到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张贤亮说,最初只是因为欠了巴金女儿《收获》主编李小林一篇文债。“我曾答应写一个短篇,但一直没有写。去年9月,这个题材在我脑海中涌现,就开始动笔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从一个短篇写成一个中篇,写着写着就变成了长篇。而且,李小林告诉我不能超过20万字,否则就没法登了,为此,我把形象的描写都删去了。”
在《壹亿陆》中,张贤亮捕捉到这样一个主题,即人类面临最大的灾难就是精子的弱化,“这可不是我的观点,而是科学家们的观点。”小说中,靠废品收购走入城市,后成为商界巨子的男主人公王草根收购了一家医院,为的是有一个男孩传宗接代。可是他的精子已经绝灭,需要借种生子。优生专家刘主任意外发现,年轻人“一亿陆”,竟然拥有高度活跃的一亿六千万的精子。最后各方人马为这个优异的“人种”展开了一场争夺与保卫战。张贤亮说,有位女记者一夜读完小说,说明可读性很强,也表明完全贴近当代生活。“小说只要有趣,有可读性就可以了。”自称一向喜欢剑走偏锋的他表示,自己是个不守常规的人,“当年有谁会想到在一片荒凉的西部戈壁上去建造一座辉煌的影视城呢?但我做到了。”
女编辑对粗俗语言敏感
对《收获》上发表的文字,张贤亮感到有些遗憾,令他恼火的是:“虽然20万字的小说,没有压缩多少,但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被置换了多处。小说不同影像作品,语言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有些粗俗的话被置换成文明语言,就不生动了。”张贤亮表示,他也理解编辑的难处,“因为是女编辑,看到粗俗语言,她可能比较敏感。”不过,好在小说《壹亿陆》本月中旬有望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希望读者看到的是没有置换过的完整版本。”
离1999年发表《青春期》,读者有10年没有读到张贤亮的长篇小说了。对此,他解释说,一直埋头写一部自己喜爱的“大部头”作品,至于“大部头”写的是何内容,他表示目前还不便透露,“没发表不好说,我不想留下炒作的名声。”
本报记者 蔡 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