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巧克力
众所周知,情不止是爱情,而不含恋爱意味的情人节巧克力,称作”义理巧克力”,收到“ 义理巧克力”的人,一定非回礼不可。
情人节本是青年女子向青年男子吐露心声的日子,这一点虽然也仍是主流,但内涵显然在扩大。最主要的一点,是除了“言情”的一面之外,更搀杂了不少“言谢”的成分。男上司、男同事、异性朋友、同学、甚至于家中的父亲、兄长、丈夫,都是感谢的对象,谢谢他们这一年来对自己的关照。
因此,情人节市场上的巧克力便分成了两类:一是特殊巧克力,这些巧克力是用来送给真正的情人们的,叫做“本命巧克力”;另一类是普通巧克力,这些巧克力是用来“言谢”的,叫“义理巧克力”。近年来,甚至女性之间也开始在情人节互赠“友情巧克力”。或许是人们礼尚往来的传统习惯使然。情人节接到义理巧克力的男生要在3月14日,也就是白色情人节这天以相应的礼物回赠给女生,以示谢意;至于白色情人节时的“情人”回赠,主要包括饰物、宴请、小点心、巧克力和鲜花等等。
各国西方情人节的文化
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
各国家(地区)文化:
美国:男性在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说“情人节快乐”已经没有特别的感情关系,而逐渐演变为有如公开场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较少在公开场合对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英国:从17世纪开始,情人节变得普遍。
日本: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ホワイトデー,White Day)回礼表衷肠,这是日本商人于1965年炒作的结果。
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商业炒作的发展,不少年轻男女也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由于对“情人”一词的不同理解(在汉语中,“情人”有时包含“情妇”、“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的意味),遭到很多非议,另一方面,由于担心西方传统节日不断涌入中国文化,冲淡了对传统节日的庆祝,这一节日经常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和抵制。直到现在,每年的这一时候,仍在媒体上有着类似评论。
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长期影响下,庆祝情人节已有多年历史。男女会互赠礼物,男送女的标准礼物通常是鲜花、巧克力、首饰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表、领带等男士服饰用品,并且常会到餐厅享用烛光晚餐。
澳门:在情人节日,男送女鲜花,女则会送给男朱古力(巧克力)。男女情侣都非常重视这天的节日。
台湾:也庆祝这个节日,未有交往对象年轻男女常在这天向心上人告白,情侣亦会在这天约会。
[编辑本段]一年中的12个情人节
不知是由于人们对爱情忠诚的信仰,还是商业上的炒作,如今在一年里,每个月的14号,加上传统的圣·瓦伦丁日,已经有了12个不同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