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符合内地“审美门槛”
不管负责引进国外剧集的各级电视台人士是否愿意承认,近十几年来中国荧屏上的进口剧集,几乎已经由1990年代的列国各领风骚,进入到了韩剧“一家独大”时代。这种“不均衡”局面的形成,应该说是“合力”所致。它既和众多媒体时尚跟风、造势有关,也跟现行的剧集引进门槛限制,以及观众欣赏口味中的自主挑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方说央视8套,作为现在国家电视台诸多频道中肩负译制剧集主播任务的频道,每年播出的剧集,出产地区来自印度、日本、俄罗斯乃至欧洲的并不在少数,但它却会被一些网友戏称作“韩剧频道”,这本身暗示了两个情况:一、韩剧在央视8套引进剧中所占的比重,比别的国家的剧集要多一些;二、在央视8套播出的进口剧集中,韩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次数,要比其它进口剧集多得多。这两个情况,前者仅仅是选择问题,而后者则涉及到了接受问题。
国内进口具有热播潜质的韩剧,迄今大约已有十几年历史。十几年里,韩剧为什么能稳扎稳打,超越曾经在国内荧屏缔造过收视辉煌的美剧、日剧、南美剧,我想这大约是因为它们的风格,比较符合于内地对进口剧集所设置的审美门槛:宣扬长幼有序、爱国励志、时尚风趣,且较少血腥和肢体亲密镜头……如此严格的要求,相信非但以往的欧美剧集做不到,我们自己拍的剧集也很少能集“诸美”于一身,偏偏我们见到的许多韩剧就做到了。它不但做到了,还能“与时俱进”,随时融入风行东亚的时尚或流俗成分,比如国内近年也开始流行的“恶搞”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