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我们的人力成本低,这既是优势,也是不幸。”接二连三的贸易摩擦,郑秀康开始反省思索:“如果说1987年杭州武林门之火烧醒的是温州人的质量观念,那么西班牙之火则让我们明白中国鞋业必须站在世界鞋业的前沿,中国本土企业的品牌必须国际化。”
为破解国际贸易壁垒,2004年,郑秀康斥资1000万元,与英国全球性鞋类认证机构SATRA签订合作协议,在国内建立符合SATRA认证的世界级鞋类设计研发中心,康奈也开始了从一个标准的执行者向国际贸易技术制定者角色的转化。作为双方合作的第一个结晶,2006年8月28日,康奈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核心技术的的高端“商务舒仕”鞋全球同步上市。
西班牙焚鞋事件后,以郑秀康为首的温州鞋革考察团专程赴西班牙,与该国的鞋材鞋机行业协会等进行了沟通;去年12月,康奈集团成立25周年,郑秀康特意邀请西班牙埃尔切市鞋业主席安东尼奥参加“从康奈之路看中国鞋业国际化”论坛。参观交流时,安东尼奥感慨地表示:“我来晚了,没想到温州鞋业这么发达,康奈皮鞋做得这么好。”而借此良机,郑秀康代表温州鞋业与西班牙埃尔切鞋业界,共同发表了以“和谐贸易,互利共赢”为主题的“温州宣言”。
郑秀康告诉记者,康奈不满足做一个国际品牌的鞋商,中国企业要创世界品牌,仅靠一个行业一家企业难成气候,康奈愿做探路者,希望更多各行各业的精英同时跟进,组成联合舰队,起航远征。
郑秀康谈品牌
品牌是由“品”和“牌”组成的,品就是产品、员工的人品,两者相加就是“品”;牌,就是把自己的产品“排”进行业当中,并不断地往前排,合起来就是“品牌”。
创品牌过程中,1993年郑秀康率先在电视上打出“穿康奈、好气派”的广告,由于上口,在消费者中很传诵开了。
还是1993年,康奈一副总带队去天津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展览会,当时计算大约需要投入20万元,而这展会只展览,不订货,没有直接经济效益,这位副总拿不定主意,就去问郑秀康。郑秀康当即决定:去!今天我们投入了20多万,相当于一辆桑塔纳,就算我们把它投入了海里,今后浮起来的就有可能是一艘大轮船。如今,康奈这艘中国鞋业的航母不仅在国内各大媒体上出现,而且在国外也不少做广告,美国的小面包公交车上也做了康奈皮鞋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