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品牌空调格力套款政策被爆,经销商买断苦不堪言


[ 张颖 比特网    更新时间:2009/1/9  ]    ★★★

 
 
    格力经销商透露称,格力空调之所以没出现低价抛库存的现象,是格力空调早已被经销商买断。而这不仅是经销商的本钱,还是其利润,抛售后经销商将损失惨重。

    比特网(ChinaByte)1月8日消息(张颖)昨天有格力经销商透露称,格力空调库存已高达350万套左右,但之所以没出现低价抛库存的现象,是因为积压在渠道中的格力空调,早已被其经销商买断。

    这些空调不仅是经销商的本钱,还是其利润,只要抛售,经销商就会损失惨重。

    格力电器安徽一县级区域代理商杨先生,是在四年前开始经销格力空调的。经过有凉夏之称的2008空调冷冻年度(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止)后,其格力空调库存已达1400套。

    昨天,杨先生告诉比特网(ChinaByte),对于县级经销商来说,1400套这个数字是“无比庞大”的。因为几年来,这一区域的格力空调年销售量一直徘徊在600套左右。

    “目前我家就床上没有空调了,床底下码放的都是格力空调,我舍不得降价抛售啊。”杨先生欲哭无泪,“本钱、利润全在床底下”。

    进入2009空调冷冻年度,格力给杨先生定下了年销售1200套的指标,并要求其在08年12月前先打款200万元购置空调。否则取消代理权,另外寻找合作商,并取消08年度返利和安装费用。

    “感觉自己被格力榨干了,亲戚朋友的钱都借完了,也达不到格力要求的打款金额。”杨先生说,做空调占用资金之巨,库房之大,核算之复杂只有做过的才知道。四年来,他已向银行、亲朋共贷款了300多万元经营格力空调。

    “但如果格力取消我的代理权,我就会亏本。”杨先生表示,4年1400套的库存,都是在格力电器的“套款政策”逼迫下进入的。

    据介绍,格力电器和其从未签署过销售合同。杨先生销售的格力空调都是按照进价销售,利润是格力给的空调安装费用加上年终返利两部分。格力电器承诺给杨先生的每台安装费为150元。

    但每年的安装费用加年终返利,格力不是直接给经销商现金,而是折合成空调台数,让经销商再提货;并且格力要求经销商必须购买高价、高档的新品空调。

    “我经营格力空调四年,从没拿到一分钱现金。把钱都投入到购置来年的空调中去了。”杨先生说,只要做格力空调的经销商,基本上都是这个情况。

    格力“套款政策”的一个规定是,1月要求经销商必须投多少多少钱取得经销权;2月份要求经销商必须投多少多少钱,1月份所投的钱可以得到多少多少的返利和补贴;3月必须投多少多少钱,2月承诺的才给予兑现;4月必须投多少多少,3月承诺的才给予兑现……一环套一环。

    “我已经被格力的套款政策套住了,”杨先生无奈地说,“不继续做格力空调行吗?可以。但格力的货物到你手里是不可以退换的。只有自己慢慢卖,而此前的返利、经销商先行支付的安装费也无法要回,这就是严重亏损。”

    “现阶段我心里只想着套现,甚至贴上安装费,扒光返利我也要套现,现金为王啊,但套现的钱绝不会在近期打款给格力,为什么?因为我没看到打款的理由,我隐约看到的是价格崩盘的预兆,我要守住我的钱。”杨先生透露,他现在还在和格力谈判,希望拖延打款时间。

    而对于经销商存在着的巨大库存压力,格力电器董秘刘兴浩表示是正常的。

    业内人士指出,格力对国内经销商一直恪守“先付款后发货”的铁律,在空调行业景气时,经销商不会面临任何风险。但当空调销量下滑时,经销商不得不承受库存压力。

    去年7月,在北京、西安等地,先后爆出经销商携带消费者预付款出逃的消息。

    唇亡齿寒。如果说格力空调的经销商正在饱受库存之苦,与之共命运的格力电器无疑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寒流。“经销商的库存增多,从财务核算上而言对格力电器的业绩没有影响,但是从产业链上而言,市场压力将传导至格力电器。”兴业证券资深分析师时红分析说。

    日前格力电器公布的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末预付账款比年初下降36.54%,报告中称主要是采购物料的预付款减少所致。

    东方证券资深分析师张小嘎分析,存货和预付账款双双下降,说明在未来较为谨慎的市场预期下,格力放慢了生产的步伐,市场压力传导到了企业。

    前天,格力电器(000651)该股以2.89%的跌幅排在深市A股跌幅榜第5位,而且呈现放量下挫,这样的走势与整个市场显得格格不入。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09年空调行业不乐观,国内有部分基金开始看淡只有单一空调业务的格力电器,正在大幅减持格力电器造成的。
 
 

http://www.ppzw.com/ppytx/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夏新国内生产线全面停工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上海贝尔公布新名称和标识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