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认为他的企业有前途,他的企业能做大,为什么要做资本输出呢?而不是像其他一些想做大的企业,不断地吸收资本,反而是不断地输出资本,这主要是他们自己也感觉到温州类型的企业发展空间已很小。
现在解决企业本身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对外投资;第二种就是把企业从温州搬出去,改变原来低成本、低价格的模式,从而来扩大市场。
温州有一些企业,现在正占有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市场,比如说正泰、人民电器等等。这些公司以前不想上市,现在想上市了。但是,从资本投资的角度看,这些类型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并没有很高的价值。
因为,它本身已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资金投给你时,你并不能创造超过目前你所创造的多很多的利润。这对于风投公司来说,就没有什么投资价值了。因为风投公司追求的是一种高额利润。
尽管温州企业现在的市场容量很大,但是由于他们是低价格占领市场,现在由于原材料价格变动,使这些企业没有做大的空间了。
因为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只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抢占别人的空间、抢占别人的市场份额;第二个渠道就是整个市场的扩张。
现在温州的企业,剩下的机会就只是整个市场的扩张了。而私募股权投资、资本市场是不爱投资这种类型的企业的。
泉州企业:
用品牌转嫁成本压力
吴克忠认为,中国企业成长模式第三种就是泉州模式。晋江的企业曾经在2003年到2006年间,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投了很多广告,有一阵子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被称为“晋江频道”。为什么呢?因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80%以上的产品广告、商业广告都是晋江的产品。
而晋江的企业一开始也是做OEM的,无论是食品加工、做鞋的;无论是运动鞋、休闲鞋还是水龙头、沐浴产品的加工,都是做OEM的。但是,在2002年泉州的企业出口遇到一些挫折。所以,当时泉州的一些企业纷纷意识到光做OEM的产品风险很大,并在安踏等的带头下,把原来做OEM的产品,拿来国内拓展市场,创立自己的品牌。有很多企业跟进。
所以这几年在泉州,光做鞋的企业就很多,他们原来是为阿迪达斯、耐克等世界品牌做代工的,后来开始做自己的品牌了。
还有做沐浴的品牌,原来给科勒、TOTO做加工的企业,也都开始转做国内的品牌。
因此,在这一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中国企业受到内外压力的情况下,泉州企业有较好的抗压性。目前中国内外的环境,对所有的制造企业都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但是泉州企业经过这几年的品牌发展,已经能够用品牌来转嫁成本压力了。
对此,资本市场看得一清二楚。因此,前两年到泉州投资的时候,还是供应商、销售商住在五星级酒店里面,现在泉州五星级酒店里面有不少私募股权、律师、券商等等。
因为,这些投资者、券商不断被告知,你只要给我资本,我就可以把企业不断做大,而且现在这种情况下,正是我扩张非常好的机会。
在全球金融海啸的“肆虐”下,中国企业成长的这三种模式,吴克忠认为泉州模式压力最小,而且可能利用这一次的机会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