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金水桥、中央电视台的新办公楼、昌平西关环岛的李自成塑像,今年63岁的退休教师王令红在阔别北京47年后重返家乡,用一台“傻瓜”胶片相机记录下北京点点滴滴的变化。他从近千张照片中挑出100张,制成明信片送给亲朋好友。“这是我退休后的一个爱好,锻炼身体,自娱自乐。”
1959年,那时只有14岁的王令红随父母离开北京,定居内蒙古,长大后,他成了一名语文教师。“那时我的爱好是画画,对构图有些研究。其实我也喜爱摄影,但那时生活条件不好,买不起相机。”王令红回忆说。2006年,王令红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了,他被女儿接到北京安享晚年。阔别家乡整整47年,重新站在北京街头,王令红感觉一切都和记忆中的不一样了。女儿送给了他一台“傻瓜”胶片相机,但已令他爱不释手。
“我买了很多旅游杂志和书籍,研究北京的各个景点和有特色的地方,制定拍摄计划。夏天拍哪里,冬天拍哪里,我都提前设计好。比如到了下雪的天气,我就去拍位于昌平的那座李自成像。李自成的肩膀披着白雪,头顶是湛蓝的天空,拍出照片来显得威武极了。”王令红笑着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拿出来,向记者介绍说。
2年中,王令红几乎把北京城都跑遍了,甚至郊区的旅游景点也逐一被他光顾。近处就骑自行车,远了坐公交。他拍下了近千张照片,从里面精挑细选了100张,给每张都起了4个字的名字。春天雄壮的八达岭长城叫“八达闹春”,秋天红叶满山的香山叫“香炉秋染”,冬天,他爬上景山,拍下故宫全景,起名叫“故宫动静”。
王令红觉得这些美丽的图片不该只有自己欣赏,就干脆拿到邮局去,把这100张照片制成了可以发行的明信片,逢年过节就可以给亲朋好友寄去一张。“退休之后给自己找点事做,生活就更充实、更快乐了。”王令红抚着自己那台在现代人眼里远远不够先进的相机,神采奕奕地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