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国内视频网站在营销压力之下,已经开始纷纷朝媒体化发展。
对于网络视频未来的模式,陈彤对比国外视频网站HuLu.com的模式称,国内视频网站走类似正版、原创的路线不好走。因为国内比较高质量的内容来源很少,成本也很高。“由于新闻类视频质量较高、数量较多,成本也比较低,未来将是视频网站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面对外界“是否与门户网站形成正面竞争”的疑问,出身于门户网站的古永锵表示,视频网站在产品、视角以及营销模式上不同于门户网站,“优酷新闻”不会按照门户网站的模式来运作,所以也就不会与门户网站形成竞争。在内容方面,“优酷新闻”将主要依靠全国几十家主流媒体,这部分内容将占据总内容量的70%左右。此外,“优酷新闻”还会吸收一些用户自行制作的内容,以社会新闻为主。
王微则坦承,门户做视频有自己的先天优势。一是没有太多的资金压力,毕竟资金来源可以依靠别的途径;二是固定的客户群体也可以带来一定的人脉。
陈彤认为,“未来视频行业参与者,主要是垂直类视频网站以及门户网站。由于垂直视频网站不是上市公司,没有财务压力,整个公司可以很专注地发展视频业务。这样的专注对于门户来说,虽然很奢侈,但是门户网站具有成熟的媒体体系,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其实,奥运期间新浪网已经凭借奥运视频获得超过1亿元广告营收。明年年底将会有一两家网站优势逐渐明显。由于门户网站的诸多特别是资金和品牌的优势,类似博客那样的视频寡头现象很可能再次出现。”
不过,对于视频网站进军新闻视频领域,风行在线CEO罗春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对于视频行业来说,专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每个企业都有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关键看自己是不是把自己的那口井挖得足够深。有的视频网站大搞多元化,UGC、资讯、点播无不涉及,但我认为与其到处掘井,不如把一项业务做到极致,终究有一天井会出水的。”
对于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加大对视频领域的投资,罗春江认为,“门户网站和电视媒体来做视频是件好事。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将营销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令整个视频行业得到长期发展。而且,这可令更多广告主接受视频推广,有利于完善整个行业的产业链。”
明年或成行业营销的春天
尽管冬天已至,大环境不容乐观,但业内人士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外界想象得那么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居世界第一,达到2.53亿人,而视频用户的规模更高达1.6亿。可以说,国内众多白领已经逐渐习惯借助网络视频来替代传统电视,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变化趋势。同时,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对网络视频广告产生兴趣,并将这部分预算正式纳入企业营销计划。
罗江春分析道,“视频行业在前几年不是很务实,可以说是准备期。现在是真正看口袋里花销的时候。2009年是真正开始比拼收入、考验运营能力的时候。竞争才刚开始,而且,越早盈利越安全。用活钱去买大量花钱的东西,用死钱投入市场研发和培养人才当中。”
古永锵对于视频行业冬天则有另外一番解读,“没有冬天就不会有春天,如果没有这次的冬天,视频行业的营销春天或许会更晚到来。资本的冬天让市场更集中,对于广告客户、合作伙伴甚至于用户来讲,视频的选择也就更集中,代表了这个行业的营销价值会更快地体现。本来我是这么预言的,2009年是视频营销业务方面发展势头非常好的一年,而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到来,会把这个机会更集中化。正如投资界的一句名言:Flight to Quality,意思是说,股市动荡的情况下,人们会更追逐和趋近高质量。”
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有2000亿电视广告市场,但互联网广告只有100亿。其中视频网站广告发展潜力更为庞大和诱人。艾瑞数据显示,2006年网络视频广告规模为1.7亿,2007年达到4.1亿。分析师预计2008年增速将超过以往。
古永锵向记者分析了为何2009年是视频营销春天,“因为很多‘噪音’,中小公司都倒闭了,所以领先者反而从营销角度有了一个更干净的环境。而寒冬将使得广告主选择视频与电视互补的推广方式。”
古认为,如果从传统营销,比如从电视营销中缩减一部分预算投入到视频营销,因为网络视频是与电视最相似的媒体,所以互补局面就出现了。而说到投放效果,曾经有人比较过,在电视台是千万级甚至高达亿级的广告投放,在视频网站则是百万级的广告投放,用十分之一的钱投放视频平台,大约能得到电视投放接近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效果,这很划算。
不过,预测中的营销春天是否能给视频行业带来盈利的喜讯呢?王微保持了一贯的审慎小心:今后两年视频网站必须证明能够盈利。即使做不到收支平衡,也要让大家看到收支平衡是可见的。虽然视频网站还没有盈利,但土豆网的数据显示,来自视频广告的收入正在迅速上升。业界外传的营销1个亿,只能说是很小的数字。非常保守的估计,2009年土豆网取得至少两倍于今年的营收完全没有问题,在两年内即可实现盈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