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本土车企集体转型压力重重


[  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08/12/15  ]    ★★★

    12月初发布的比亚迪F3DM并不孤单。 11月18日,海马汽车在广州车展发布H11的相关信息,作为海马汽车单飞后的战略转型之作,海马汽车对这款车寄予厚望。11月10日,海马汽车在成都国际赛车场对这款车进行24小时不间断赛车极限测试,以此证明这款车型的品质不弱于任何一款合资汽车品牌的车型。

    11月18日,吉利汽车在广州车展正式发布战略转型之作——吉利全球鹰品牌,并推出了该品牌的第一款新车吉利熊猫。李书福大胆放言:“以前人家都说我们吉利汽车是最便宜的,现在我们不这样玩了,我们要更重视吉利汽车的品牌和品质,走品质提升之路。”按照规划,到2015年,吉利将打造5大核心技术平台,推出42款新车,“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品牌”,李书福说。

    作为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近几年来的掌舵者,奇瑞汽车的转型更为彻底,影响也更为巨大。2008年9月,奇瑞高调推出新车型——奇瑞A3,宣告这款新车型将由此带领中国轿车消费进入“第三阶段”,而奇瑞对其品质的打造和海马H11 24小时不间断的赛道测试如出一辙:在A3上市前,奇瑞进行了10万公里的不间断测试,以证明自己新车的品质,“第一步就是超过韩国车”,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峰这样表示。

    12月2日,深圳比亚迪总部,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在和本报记者的交流中坦言,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特别是奇瑞、吉利的转型变化这几年表现得特别明显,“它们肯定会非常有前途。”

    本土车企品牌提升之路

    奇瑞汽车

    9月,奇瑞高调推出新车型——奇瑞A3,宣告这款新车型带领中国轿车消费进入“第三阶段”。而奇瑞对品质的打造可谓用心良苦:在A3上市前,奇瑞进行了10万公里的不间断测试,以证明新车的品质,奇瑞下工夫改变在国人心目中质量差这个短板。

    吉利汽车

    2007年吉利汽车的“宁波宣言”,宣告企业战略由“造老百姓用得起的车”转向“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汽车”;2008年11月,李书福在湘潭放言:全部停掉吉利进入汽车行业时所生产的那批车型,构建新品牌,推出新车型。当天,吉利发布了战略转型的第一个新品牌——全球鹰。广州车展上吉利全球鹰品牌的第一款车吉利熊猫上市,4万元的价格终于让吉利把“最便宜的汽车”的帽子甩给了别人。

    海马汽车

    11月,海马H11 24小时极限试车在成都金港国际赛车场落下帷幕,作为新车上市之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预演,海马通过24小时在国际赛道上“人歇车不歇”的极限挑战,以证明H11良好的品质和操控性能。

    比亚迪汽车

    12月15日,比亚迪汽车发布旗下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车——比亚迪F3DM,这意味着比亚迪在进入汽车业的大门后,终于找到了汽车制造和发挥自己电池特长的最佳切合点。比亚迪F3DM意义重大,如果F3DM能够成功,比亚迪电动车的发展将揭开新篇章。

    不仅仅是压力

    事实上,自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成为一股力量以来,它们的各种躁动就一直被高度关注。

    此前对中国本土汽车的普遍印象也无外乎就是:低价、低档和低品质。但现在,借助中国车市10年黄金发展而有所积累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完成进入汽车市场第一个10年的“新生课程”之后,开始各自的品牌提升之路。

    突破口在哪里?比亚迪的选择是高科技的电动车,奇瑞、海马的选择是高品质;吉利汽车的选择则是新品牌。

    国内资深汽车分析师向寒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之后,的确需要在品牌上实现各自的突破,“前一个10年是解决生存问题,现在则是解决它们的发展问题。低价格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因为现在合资汽车公司的车型价格也很低。”

    这个看法显然得到了市场的印证,现在随便逛逛汽车市场,价格在6万元、7万元的合资车型已经不在少数,尤其是凭借低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大出风头的韩系车,更成为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重要竞争对手。而这对于依靠价格取胜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来说,的确是个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是10年积累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是合资车型的不断下压,两方合力之下,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开始弥补自己的品质和品牌短板。他们也将由此开始从汽车品牌金字塔脚向金字塔上面攀升的过程,韩系车、日系车、美系车、欧系车,将逐次成为他们的目标。

    “第一步就是超过韩国车”,9月底,在奇瑞A3上市仪式上,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峰曾经这样表示。
 

 

 

http://www.35176.com/shop/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英国锐步被老二阿迪达斯并购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华为加固品牌引招聘新法则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