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开10个秘密账号收购
朱剑峰继续说,“但是我就是那样一个人,我觉得越不可能的事情,我越要去完成它。我绕过那个关键人物,直接在义乌市产权交易所开了10个秘密账号进行收购,一直进行了几个月,花了大概4500万元的现金,买下约30%股份,一举成为蜜蜂集团大股东。去年12月6日董事会成员改选时,我第一次进入了董事会。这个时候,外界才知道是我收购了蜜蜂集团。而那个关键人物见到我的时候,不好意思地说‘朱总,你要进来怎么也不打一声招呼呢’。”
记者试图向朱剑峰探究如何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收购一事时,朱剑峰只淡淡地说了一句,“那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没什么值得特别说的。不过,时机很重要。”
2008年3月29日,朱剑峰正式被任命为蜜蜂集团总经理,自此,蜜蜂集团的“朱剑峰”时代正式到来。
收购国企藏商机
浙江的民间资金一向嗅觉灵敏,蜜蜂集团的收购案例引起了其他民营企业的关注。
“以前我们一直把重点关注在大量的民营企业身上,对国企不太感兴趣。”浙江一家大型民企集团高层说,“不过,算一下这次收购蜜蜂集团的成本,每股也就2元多,只需4500万元就能成为第一大股东。最关键的是,还能拿到那个厂的300多亩土地和一个知名品牌,是相当值得的。”
一家创投公司项目经理透露,他们也在关注一些产权交易所上挂牌的国企项目。他们认为,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好的民企上去了,其实一些不为人关注的国企项目也是很有投资价值的。
【收购·经营】
“三板斧”下去 半年间扭亏为盈
朱剑峰正式接手蜜蜂集团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亏损,甚至都上了义乌市相关职能部门重点关注企业的名单。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剑峰开始了强势改革。经过调整和运作,从今年4月份亏损455万元到10月底扭亏为盈,朱剑峰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朱剑峰透露:他准备把蜜蜂集团打造成一家真正的上市公司,而时间定在五六年后。
第一招:鼓舞士气
“我成为总经理以后,改革马上开始,思路也非常清晰:人心集聚和产业调整。”朱剑峰说。
在朱剑峰眼里,这个时候的蜜蜂集团最需要的就是士气上的鼓舞。于是,他开始了他的“金字塔式稳人心”的做法。
朱剑峰说,“我先去和副总谈心交流,做通他们的思想以后,就由副总去和中层谈心,这样一层层传递下去,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我又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经营班子的调整。上任第一天晚上12点确定了副总人选,第二天就直接宣布,第二天晚上定好了中层的人选,第三天就立即宣布,速战速决,不给任何人打招呼的时间,就连市政府里面的领导来给我打招呼,我都没给机会。”
刚刚上台就重组经营班子,令大家刮目相看。
第二招:内部集资
他提出一个方案,由集团中层作为带头力量、普通员工进行参与的内部集资1000万元。方案甫一推出,就遭到了所有中层的反对,但是朱剑峰还是逆势而上,通过又一轮的说服工作和 “自己不拿工资、无偿服务”的承诺获得了拥护。
“当时我确定的集资利息是月息2分,而且中层每人不得超过30万元,普通员工每人不得超过5万元的限制。没想到,后来到了1000万元都刹不住,还有要求再追加的,所以最后实际收到的是1100多万元,时间只用了2天。”朱剑峰说。
“这笔钱我在国庆节的时候就全部还清了”,朱剑峰说,“其实我当时早就有自己的打算,要他们集资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让他们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捆绑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实,如果这个计划实施不了,我还有第二套方案准备着的。”
第三招:瘦身计划
在确定了经营班子和内部集资1000万元成功之后,朱剑峰又开始了一轮瘦身计划。据了解,当时的蜜蜂集团大约有1200人左右,第一轮直接减员600多人,其后的第二轮裁员就裁掉了200人左右,所以目前留下的人员只剩400人。
“人员太臃肿,这肯定不行,要轻装上阵。但是毕竟他们是老员工,我要求集团给他们的补偿金一定要高于法定赔偿金。”就这样,朱剑峰通过高出法定赔偿金2倍多的代价裁掉800多人,一下子减轻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
同时,他还对集团生产味精的20多种品种进行了精简,去掉了一半左右的品种,对重点品种进行重新策划和扶持。
与此同时,朱剑峰还通过集中拍卖的方式卖掉了一批老化的机器设备,换回1929万元的现金以增加现金流。并且通过说服经销商等方式,对产品进行了连续三次提价,从目前的实际效果来看,虽然销售量增长并不多,但是销售量也并没有下去,这实际上增加了公司的利润。
http://cn.ppzw.com/qyfw/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