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内资油脂企业停产
豆伤! 最大内资油脂企业停产
国产大豆价格高于进口大豆,使加工生产国产大豆的企业成本增加。《每日经济新闻》昨日从国内最大的内资油脂企业黑龙江九三油脂集团获悉,该厂目前已全部停产。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内的大中型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几乎都面临同样的处境。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整个国产大豆的生产及加工行业,均面临外资的巨大冲击。种种迹象表明,这些行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
【现状】
成本上升 加工企业忙停产
“国产、进口大豆巨大的差价,不仅使黑龙江大豆在国内原料市场上毫无竞争力,还直接连累以加工当地大豆为主的我省油脂行业。”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会长韩正辉日前表示。据记者了解,目前黑龙江的豆农有大约500万吨大豆积压在手里,卖不出去。同时,黑龙江的大中型大豆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停产。
国产大豆价高不好卖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一位专家介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暴跌,海运费也出现了下跌。目前,国际大豆从最高6000元/吨下跌到现在的3000元/吨。我国约70%的植物油和大豆依赖进口,其中植物油每年要进口800多万吨,大豆要进口3000多万吨。
进口大豆价格下跌,而国产大豆价格却在上涨。
据悉,当前正值国内大豆等农产品集中上市的时节,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粮食市场造成影响,国内需求疲软可能将伤及农民利益,为此国家陆续颁布了几项惠农政策。10月20日,国家出台粮食最低保护价政策,委派中储粮公司在东北地区以3700元/吨的价格收购150万吨大豆。这与每吨3000元左右甚至更低的进口大豆相比,价差已接近700元。
“目前大豆种植的成本大致在1.1~1.4元/斤,进口大豆的成本价格几乎与此持平。”黑龙江当地一位农民告诉记者,现在国产大豆只有国家储备在收购,油厂都不收了,停产了,导致东北产区农民的大量豆子卖不出去。据记者了解,目前黑龙江的豆农有大约500万吨大豆积压在手里。
加工国产大豆企业停产
据悉,受进口大豆低价的挤压,在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省,以加工国产大豆为主的大中型大豆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停产。
“九三油脂加工厂现在已经全部停产了,由于国内外价差太大,企业不敢收大豆了。”黑龙江九三油脂集团经营部张部长向记者表示。
九三油脂集团从11月15日开始停止大豆的收购,今年开秤以来,其下属油厂仅收购了不足7万吨大豆,占去年同期的30%左右。对于企业如何维持运营的问题,张部长说:“这也是企业的难处。现在企业已经全部停产了,只能等,期盼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