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是晚清、民国间社会上层人士的标志穿戴,也是老北京最值得回味的京味文化之一。历史上,关于内联升身份象征的表述更有一句“爷不爷,先看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就从脚下穿的内联升说起,它那独有的经营之道很是耐人寻味。
内联升“打坐轿人的生意”
“内联升”创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创始人赵廷。现在关于赵廷的记载已不多,到内联升的历史档案中查寻也只能知道他是来自天津武清县,早年在京城一家鞋作坊里面学制鞋手艺,其间也知晓一些经营之道,便想着自己开一家鞋店。
可以说,赵廷的经营理念绝对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当时他想开店的时候,京城的鞋店已经不少了,赵廷不是效仿其它鞋店摸爬滚打从头做起,而是盯上了朝靴这个空白,走高端,“打坐轿人的生意”。后来,由京城一位达官丁大将军出资万两白银入股,赵廷办起内联升。店名中的“内”指大内宫廷;“联升”示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可以在宫廷官运亨通,连升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