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中国传统布鞋老字号的文化写照

中国传统布鞋老字号的文化写照

作者:     转贴自:品牌日报    点击数:4577


  现在的内联升营业楼位于前门大栅栏,共有四层,一层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店名牌匾,二层是郭沫若题写的店名牌匾,三层是赵朴初先生赞誉内联升的“步履轻盈”4个字牌匾。每天慕名而来的顾客不断。

品牌总网-欣赏图片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内联升镇店之宝:民国四年奖书

 

品牌总网-欣赏图片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内联升镇店之宝:民国二十四年奖书

品牌总网-欣赏图片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内联升传承人何凯英为前纳米比亚总统量脚画样。

品牌总网-欣赏图片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看看“内联升”怎么做鞋。8月20日,“内联升”的师傅在店内进行布鞋的“绷楦”工序,这道工序是手工把鞋底和鞋帮固定在一起。

[NextPage]

品牌总网-欣赏图片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是晚清、民国间社会上层人士的标志穿戴,也是老北京最值得回味的京味文化之一。历史上,关于内联升身份象征的表述更有一句“爷不爷,先看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就从脚下穿的内联升说起,它那独有的经营之道很是耐人寻味。

  内联升“打坐轿人的生意”

  “内联升”创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创始人赵廷。现在关于赵廷的记载已不多,到内联升的历史档案中查寻也只能知道他是来自天津武清县,早年在京城一家鞋作坊里面学制鞋手艺,其间也知晓一些经营之道,便想着自己开一家鞋店。

  可以说,赵廷的经营理念绝对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当时他想开店的时候,京城的鞋店已经不少了,赵廷不是效仿其它鞋店摸爬滚打从头做起,而是盯上了朝靴这个空白,走高端,“打坐轿人的生意”。后来,由京城一位达官丁大将军出资万两白银入股,赵廷办起内联升。店名中的“内”指大内宫廷;“联升”示意顾客穿上此店制作的朝靴,可以在宫廷官运亨通,连升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