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背景
“动力大王”是“吹牛大王”?
在内燃机行业,王建明的名字无人不知,他曾被尊称为行业内的“泰山北斗”,目前扬动公司的不少人,也是为了追随他而从玉柴跳槽过来的。不过,在扬动公司大多数员工的眼里,却成了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吹牛大王”。
员工老王说:“王总来的时候提出的‘三大战役’,让我们很是振奋,可是不久我们发现,情况并未如王总所说的那样发展。就在前段时间,王总还说要融资80亿元呢。”
对于这种说法,王建明的一个侄子、扬动公司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表示,其实王建明性格平易近人,只是他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公司的融资、项目引进等事宜,所以很少露面也属正常。
该公司许多职工向记者表示,现在他们最关心的是工资是否能在本周之内到账。
记者看到,在该公司大门醒目的地方,贴着一张市政府驻扬动工作组11月10日发布的通知:“职工10月份的工资在本周内发放到位,职工的‘五险一金’在2009年元月1日前全部补缴到位。”
尽管有职工质疑王建明是 “吹牛大王”,但王建明和他的“玉柴神话”已被业内深知。互联网上有大量表扬王建明的文章,甚至将他在玉柴的辉煌用“神话”来形容。不过,王建明最终与玉柴却是不欢而散。
1985年2月,王建明出任玉林动力机械公司经理、玉林柴油机厂厂长,2005年6月以前,他任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执掌玉柴的20余年里,玉柴从一个劳改厂矿,发展成规模超百亿的“中国最大内燃机生产基地”。
王建明亲手缔造了玉柴的巨变:1991年,玉柴进入我国最大工业企业前500家;1992年8月,完成股份制改造,玉柴集团、玉柴股份成立,定向募集法人股8000万股,募集股金2.4亿元;1993年,该公司改造成合资股份制企业;1994年12月,中国玉柴国际股票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7500万美元。上市4年时间内,玉柴完成了23亿元的投资积累,形成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五十铃的中重型车用柴油机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二位。
但在2005年10月,为玉柴奋斗了37年的王建明,因与广西玉林市政府在发展战略上产生分歧而离开玉柴。
六旬老人的再造“玉柴”梦
自196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玉柴工作,王建明在玉柴一干就是37年!王建明对玉柴的感情之深,可想而知。尽管那年他已是59岁,但并不甘心,2005年,他曾对媒体自信地宣称,不会在60岁退休,想干到2010年。
扬动可以视为王建明的第二站。作别玉柴后,这位明星式的企业家受到同行追逐,但他选择了扬动。
熟悉王建明与扬动往事的人士介绍,2006年初,扬动某高层赴京登门拜访王建明,邀其加入,该高层介绍了扬动的情况,当时该厂经营状况非常困难。
当时,刚离开玉柴的王建明正处焦急失落期,答应先前往扬动了解情况。在姜堰市,他受到了隆重欢迎,最终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开始接手扬动。
据了解,王建明把个人的1000万元资产倾家投进扬动,并以个人名义借款970万元,另外还引进了胡晓虎、傅治才等投资者,总共筹资了6000多万元。60岁的王建明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一心要把扬动缔造成第二个“玉柴”。
起初,王建明只是第一大股东,董事长一职由王建明的儿子王哲颖担任,前董事长葛渭清担任副职。2007年,王建明才亲自担任董事长一职,同年,葛渭清正式辞去在扬动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