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将运行373公里轨道
王兆耀说,“神舟七号”将从酒泉发射中心发射场发射,运行约373公里的轨道。在飞船运行期间,两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分别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从俄罗斯引进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准备。其中一名航天员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回收在舱外装载的实验样品装置。出舱活动完成后,飞船将释放一颗伴飞卫星,此外,还将进行“天链一号”卫星数据中继实验。最终,“神舟七号”飞船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将返回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兆耀介绍了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区别。他表示,和前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相比,“神七”无论是在飞行产品的研制,还是在任务的组织实施都有不少新的特点。其挑战性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
技术跨度大是第一个挑战。航天员由舱内活动转向舱外活动,这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一个重大跨越。“在只进行了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之后,我们就实施航天出舱活动,在技术上的跨度是很大的。”
第二个挑战是任务的风险。“这次任务除了存在发射和回收这两个风险高度集中的时段外,还增加了航天员出舱这个高风险的时段。” 他表示,这种风险主要表现是航天员的出舱活动程序,很难在地面进行全程真实的模拟训练。据悉,“神七”的部分新研制产品和新技术是首次进行飞行验证。此外,神七也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载三个人的“满负荷飞行”,这增加了“神七”飞行任务的风险。
对航天员的自主工作能力要求高,这是“神七”飞行任务的第三个挑战。由于“神七”航天员出舱在失重环境中操作时间长,强度大,自主性强,与前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当中航天员的操作相比有质的差别。“因此可以说航天员的操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这次任务的成败。”
第四个挑战是实施难度大。庞大的参试系统则是第五大挑战。
神七航天员穿“飞天”“海鹰”两种舱外航天服
王兆耀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开展了互惠互利的合作、交流。2004年4月,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从俄罗斯新兴科学生产股份公司引进“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合作合同。依据合同,俄方为中方研制生产了供飞行用的海鹰舱外服三套、供低压训练用的舱外航天服两套、供水槽训练用的舱外航天服四套,以及舱载对接系统的航天服四套。他表示,这些服装当中的供电和通讯等设备,都是由中方配套研制的。
王兆耀表示,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引进舱外航天服这个合同执行得十分顺利。这次“神舟七号”任务中,两名中国航天员将分别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和“海鹰”舱外航天服实施出舱服务。
“神七”航天员乘组昨在“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
三名航天员生肖都属马
本报酒泉讯 (特派记者邱瑞贤)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三名精神奕奕的航天员穿着蓝色航天服,面带笑容地走进“问天阁”的航天员出征大厅,隔着玻璃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昨日下午5时30分,万众期待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终于揭了盖头——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是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