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时机考虑三因素
记者:这次神七提前到9月份发射,为什么?
张建启:选择发射时间有几个考虑,第一、不能冲突奥运会。第二、10月份我们国家一般事情比较多,我们也想错开一下。第三、根据计算,我们把发射时间定在大概晚上9点10分左右,出舱在阳照面,返回大概在下午5点40分,天还不太黑,下传的图像会更清楚,也能保证航天员更加安全。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神七任务的难点?
张建启:这套任务的难点,我大概归纳5个。
一是技术的跨越比较大,主要是突破航天员的出舱技术,研制微机电技术,突破天气测控系统。如果这次能够突破,将来用起来,应该说是领先的一个技术。
第二是风险比较大。三位宇航员面临着对整个飞船的所有能力的考核,这是一个风险。第二个风险就是航天员的出舱。有个空间适应的问题。
第三是难度比较大。这次强化了心理的训练和技术的训练。航天员要在水里训练,穿着的航天服120公斤,再用铁块配合,加起来就是240公斤。
第四是航天员的自主性很强,他们基本上是16、17个小时在工作。可以说这一次无论是航天员,还是地面的指挥人员,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整个工作时效性很强,连续性很强,工作强度很大。
第五个特点是规模最大,为保障航天员出舱的安全,地面测控增加了国外站和两艘测量船。
神七队伍平均年龄没超40岁
●“我确实感觉到我们的队伍是很年轻,但是很有经验,能够打硬仗。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大有希望。”
9月6日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七号任务总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会后,张建启(神七任务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总装备部副部长)、马兴瑞(神七任务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接受了包括本报在内的众媒体联合采访,介绍了神七任务的亮点和难点,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