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内企业主导的舆论,在9月初即迎来胜利,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业内一致认为,《意见》“抑外扶内”,非常有利于国内油脂企业。
“我们理解并遵照政府指导意见。”益海嘉里主要负责人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他曾在国内粮食企业工作,能理解同行目前攻击外资的初衷,即希望国家政策扶持。
食用油巨头紧急转向
国内某油脂企业负责人、原进口大豆风险控制协调工作组组长徐建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的出台,势必对油脂企业的势力产生影响。
据了解,《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大豆油脂产能盲目扩张,单个大豆油脂加工企业大豆年加工量达到全国总量15%以上的,原则上不再准予其新建和扩建大豆油脂加工项目。
徐建飞说,这意味着,外资大豆加工企业近年来迅猛的扩张势头将被遏制,进而影响其终端食用油市场份额。
按照业内的说法,国内2012年大豆实际加工量约为6000万吨,目前国内的实际加工量为4000万吨。
徐建飞说,如果《意见》能得到完全执行,未来2000万吨的市场份额将主要由内资企业所有,这对于提高内资企业主导权意义重大。“现在最重要的是,内资企业要抓住机遇,迅速成长壮大。”
数据显示,2007年,内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产能为4920万吨,占全国的63.9%,实际大豆压榨量1768万吨,占全国的52.0%。
前述益海嘉里主要负责人表示,在《意见》颁布后,公司立即决定放弃原定上马的榨油相关项目。而对于未来发展,他表示,公司将转向研发、农产品深加工,在杂粮、食品多样化上多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