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后奥运时代的品牌走向何方?


[ 肖明超 全球品牌网    更新时间:2008/7/26  ]    ★★★

    后奥运时代是新的奥运营销的开始?
 
    品牌的成长不能一朝一夕实现,是长期努力的结果,而重大体育赛事是一个可以突破文化、地域疆界的营销平台,能够吸引无数的消费者眼球,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持续的利用好体育营销,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推动品牌价值传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后奥运时代究竟是一个企业营销的终结还是以新的奥运营销的开始,却是企业需要去斟酌的。
 
    对于一个品牌而言,一旦选择了奥运营销,在后奥运时代还必须坚持体育营销的策略,否则之前的所有的投入都将变成沉没成本,因为你仅仅在一个短短的奥运会时间段内在消费者面前晃眼而过,之后在和体育相关的舞台上再也不出现,这仅仅是一种营销战术而非营销的系统策略,消费者需要一个稳定的不断为他们带来惊喜的品牌,而不是一个品牌“投机分子”。
 
    很多品牌都将奥运营销继续下去,并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例如,作为奥运会的长期合作伙伴,可口可乐已经连续赞助奥运会长达80年之久,是公认的奥运营销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80年的合作历程中,可口可乐将奥运精神融入到品牌文化中,把奥运营销做成了一个闭环,并且在这个闭环上附加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可口可乐的奥运营销没有节点,一届奥运会的结束就是下届奥运营销的开始,就如同滚雪球一样,可口可乐借助奥运营销所建立起来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大,“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与可口可乐“乐观奔放、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的品牌精神实现了有机的融合和持续的传播,让可口可乐的品牌特点得以清晰的展现。
 
    亚历克(Aggreko)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时电力和温度控制独家供应商,也表示,所有用来租赁给北京奥运会的设备都将运往温哥华,服务于下一届冬奥会,并保证两届奥运会之间的衔接的紧密性。GE在采取奥运营销时候,不是在奥运之前的一年或者半年内完成宣传活动,而是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针对最有效的目标群体进行宣传,可以预见的是,在2008年奥运结束之后,GE仍然将继续进行其推广活动。
 
    对于奥运营销企业而言,如何保持公司的曝光度,扩大公司的影响力来缓解“后奥运时代”带来的影响,是奥运结束后面临的核心议题,而要不要继续“奥运”的确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后奥运时代的品牌价值思考
 
    企业产品跟运动的关联性越紧密,奥运营销的效果就会越好,而在后奥运时代继续采用体育营销策略或者奥运平台也就顺理成章,而一些跟体育关联性不强的企业和品牌,就需要思考是否需要进行营销转型了,因为企业的产品如果与奥运的连接过于牵强,就难以使目标消费者对运动的热情转移给产品。
 
    作为长线的体育营销,首先需要行业的适合性,比如运动产品、IT通信、啤酒、运动饮料行业都能够和体育赛事本身建立很好的产品属性关联,其次考虑品牌元素与体育赛事的吻合度,品牌是不是能够与体育赛事所包涵的“活力”、“拼搏”、“畅快”、“自由”等精神结合,都是需要考虑的。青岛啤酒在选择成为奥运赞助商的时候是这样去思考其战略定位的,第一是战略的吻合度,青岛啤酒本身就是一个国际性的品牌,而奥运会属于国际性的赛事,所以战略上是比较吻合的;第二是品牌关联度,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青岛啤酒的品牌主张是“激情成就梦想”,品牌的关联度也是非常大的;第三是-全球品牌网-商业的空间度,奥运本身是高度商业运作的,企业在传播奥运的精神和传播奥运的文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商业运作的投入产出,因此通过营销奥运能够把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拉动业务成长,逐步带来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以预料的是,像青岛啤酒这样的企业,使用体育营销来继续为其品牌服务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后奥运时代,品牌不可能像奥运的前期和中间阶段那样热闹,很多品牌又需要回归到品牌的系统传播的体系中,对于很多品牌而言,体育营销绝不仅仅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问题,有影响的体育赛事的确是很好的媒介平台,但品牌不能只看到这一点,而应该很好地把体育运动的激情、拼搏的体育精神注入品牌内涵中,使整个品牌充满活力。
 
作为后奥运时代的体育营销,品牌的赞助不能太随意,什么项目都去赞助,只有变“散弹打鸟”为“定点爆破”,才能不断强化品牌的核心价值,比如联想在后奥运时代,将通过F1、高尔夫、NBA等体育赛事进行全球宣传,塑造高端的品牌形象,因此,放弃奥运会并不意味放弃体育营销,这种营销的结合更有助于其品牌的延续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奥康新型技术应对非常时期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麦当劳,整合营销追“鸡”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