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融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萍娇介绍,目前,泉州不少担保公司都处于无业务可做的状态,“不是大家不想做,市场的需求很大,但银行那边很难拿到钱。”
来自泉州市经济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至今年5月份,在泉州的60多家担保公司中,到经委备案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仅有12家。
多种方式自救
只是“有钱人”游戏
在市场低迷的境况下,不少担保公司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实施自救。
来自泉州市建设局的信息显示,近期,泉州有11家担保公司获得开展工程履约担保业务的资格。林安庆说,在融资性担保遭遇市场寒流的情况下,工程担保、合同履约担保等非融资性担保业务,将是担保公司走出困境的主要路径。
多元化经营则是担保公司缓解市场压力的另一个手段。目前,包括泉州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中鼎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泉州担保公司都已在向省经委申请开展典当业务。
不过,这些自救之策都只是“有钱人”的游戏。以开展工程履约担保为例,企业需先向主管部门交纳高达500万元的保证金,此外,还需要有一批对房地产和担保业务都非常熟悉的专业人才。“对大部分担保公司而言,这两个门槛都不是轻易可以越过的。”
动歪脑筋
违规私拉存贷款
在这种生存压力之下,据一担保公司负责人透露,部分担保机构出现运作不规范、资本金不实,甚至出现私拉存贷款业务、变相融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给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风险隐患。
“在目前银行贷款全面趋紧的前提下,个别担保机构动起了歪脑筋。”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一些担保公司开始偷偷地开展短期融资、贷款业务。“一些小规模的担保机构从事的业务并非是担保,而是替人紧急还款、垫资、放贷等融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