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奥运会都有一套INFO系统,为媒体及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提供如比赛日程、运动员简介、赛事回顾与预告、新闻发布会讯息、新闻快讯等信息。INFO系统的时效性、丰富性和准确性如何,直接关系到2万多名奥运会注册记者的工作效率,因而历来是衡量奥运会组织工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招标,世界著名的体育信息服务商——荷兰Infostrada公司被选定为北京奥运会INFO系统服务商。该公司曾为雅典奥运会、都灵冬奥会以及多哈亚运会提供过相同的服务。
中国的餐饮文化享誉全球,但北京奥组会经过严格论证,最终选定了更具有国际大型活动餐饮服务经验的国际餐饮集团爱客玛公司承担奥运会奥运村、媒体村的餐饮服务。
此外,从兴奋剂检测到法律咨询,甚至连带几分神秘色彩的安保工作……几乎北京奥组委组织工作的每个方面,都打上国际合作的印记,都凝聚着全世界各界人士的心血。
一些外国新闻机构驻北京站的记者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参加北京奥组委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时领到的英文材料,无论是语法还是用词都明显比以前更地道、更专业。“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外籍专家杰夫·鲁弗洛,”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
从亚特兰大到雅典的三届奥运会,鲁弗洛一直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解说员。雅典奥运会后,鲁弗洛辞职来到中国,想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事情。由于一时没有合适的职位,鲁弗洛起初未被北京奥组委聘用,但他没有放弃,一边在广州经营自己的公司,一边关注着奥组委的招聘信息。每当有任何关于奥组委工作职位的消息,他都立即飞往北京。在经过12次直飞北京的努力后,北京奥组委终于接纳了这位锲而不舍的美国人。
鲁弗洛在奥组委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各种报告和文件的英文版。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在鲁弗洛看来却重要非凡。他说:“不规范的语言会产生误解,而误解最终会导致文化隔阂的形成。所以我们写出的英文不能仅仅是一个个死气沉沉的单词,而应该是来自灵魂深处最自然、生动的真诚之语,而这种语言拥有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这也正是我心甘情愿离开家人、朋友、职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真正原因。”
目前在北京奥组委像鲁弗洛这样的外籍专家还有几十位,他们大都具有参与奥运会组织工作的经验。北京奥组委人事部副部长徐志军介绍说,这些外籍专家或是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推荐而来,或是北京奥组委从各种大型赛事组委会物色的,或是毛遂自荐,但不论通过什么方式,他们都对北京奥运会充满了热情,并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徐志军透露,奥运会举行期间,赛时外籍专家团队将扩充至230人左右,他们主要从事语言服务、对外协调与联络、媒体服务和场馆运行等方面的工作,“处理的都是有难度的工作”。
北京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缺乏组织管理经验。通过学习和借鉴历届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借助国际智慧办奥运,少走了许多弯路。而全世界专业人士的积极参与,极大地提升了奥运会筹备的质量,使北京奥运会得以传承近几届奥运会的主要特征和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