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科龙要通过差异化经营,充分发挥三品牌的不同优势。”昨日在青岛海信集团总部,海信科龙董事长汤业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信将稳健经营的理念注入科龙,实现扭亏为盈,并将融合海信与科龙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海信、科龙、容声三品牌的不同特点,形成良性发展局面。
多品牌均衡发展
企业多品牌运作要成功,不但是对国内企业的考验,而且也是跨国企业经常面对的发展难题。海信集团收购科龙后,如何在内部整合海信、科龙和容声三大知名品牌在空调、冰箱两大产业中的关系,解决同业竞争及产品雷同的问题?
对此,海信科龙董事长汤业国坦言,目前旗下集中国内三大知名品牌,确实对海信品牌运作方面带来全新的压力。但针对三大品牌的产品特点,海信主要从两大方面解决上述存在问题。一是从产品技术和外观设计两大方面有意识地进行区别,从而形成各自的品牌特色和产品风格。此外,还通过产品的差异化设计,在外观上让消费者对三大品牌能够产生明显认知;二是在市场渠道进行区分。目前,海信冰箱及空调,与海信科龙及容声冰箱在渠道上走的路子有明显不同:海信的产品在北方销售比较强势,在南方销售相对弱势;科龙则是在南方比较强势,北方相对弱势。
针对上述差异,汤业国说,海信集团将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借助科龙优势加强海信品牌在南方的市场推广力度,同时,利用海信在北方的优势加强科龙的销售力度。通过连锁卖场与区域经销商代理等优势,形成良好协调发展局面。
文化融合和稳健经营
将海信稳健经营的理念注入科龙,是海信科龙实现扭亏为盈的重要原因。汤业国介绍说,海信接管科龙前一年即2004年,科龙的总资产111.6亿元,销售收入79亿元,海信接管科龙后的2007年,海信科龙的总资产44亿元,但实现销售收入达到83亿元,即用原来一半的资产实现了更多的收入,大大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经营稳健度大大提高。
企业文化的融合是企业并构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如何把海信与科龙这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让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汤业国认为,海信收购科龙是挽救企业,不是占领企业,不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海信并不冀望海信与科龙间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完全一致。“多元的企业文化存在前提是,一切以企业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