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电子股票从即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夏新电子”变更为“*ST夏新”。
2008年5月5日,对履新不久的新总裁卢振宇来说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日子。根据《股票上市规则》,夏新电子(以下简称夏新)股票从即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夏新电子”变更为“*ST夏新”。
自新总裁卢振宇2007年底接管后,屡遭亏损的夏新虽然采取了卖楼筹资等一系列自救措施,然而,非但没有扭转颓势,反而重新戴上了6年前曾经奋力甩掉的“ST”帽子。
日前,夏新发布的2007年度财报显示,200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52亿元,相比2006年的54.27亿元,下降了36.39%,净利润亏损8.029亿元。同时,夏新还发布了《关于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的公告》,指出年度审计报告结果显示,2007年公司净利润为负值,而2006年的净利润经会计更正追溯调整后也为负值。
这一切意味着,如果2008年继续亏损,夏新将暂停或终止上市。曾经是国产手机巨头,曾经因为一款手机而家喻户晓的明星,曾经用短短一年不仅甩掉了“ST”帽子而且还实现了巨大盈利的夏新,如今却如此的窘迫和落寞,让业界不禁唏嘘之外,也对它的衰落之谜甚感好奇。在跌入退市之渊的边缘上,夏新能否力挽狂澜于既倒?
败在形象建设
对于一个明星来说,形象值千金。无论他(或她)曾拥有多大的魅力,一旦碰到像“艳照门”之类的事件,形象也会一落千丈。夏新曾是国产手机中的明星,而忽视形象建设是导致其衰落的重要原因。
2002年,是夏新大红大紫的一年,“七彩背光”和“和弦铃声”吸引了众多目光。但是,手机界就像娱乐圈一样,后浪推前浪。很快,外资品牌手机如同睡醒的雄狮,“超薄机身”、“高清摄像头”、“音乐手机”,新概念数不胜数,一下子就把夏新A8的粉丝抢了过去。
丢失众多粉丝的夏新非常不甘,一心要让A8的神话再现。正如夏新内部人士透露的那样,夏新前任总裁李晓忠是个“技术狂”,他常常深夜还在公司里埋头研究技术,这一点令所有员工都肃然起敬。但是,其员工也不讳言,由于太过专注技术,公司在管理上明显薄弱。
一位手机制造商分析,从巅峰跌落后心理上的不平衡,以及李晓忠在管理上的松懈,导致夏新急于求成,渐渐忽视了自身形象建设。
虚假炒作是夏新第一张被曝光的“艳照”。2006年,夏新推出了NEWPLUS操作系统,并号称首创双核概念。曾“移情别恋”的粉丝们看得蠢蠢欲动了,甚至连媒体都称它为“中国的WINDOWS MOBILE”。但是,粉丝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快,所谓的双核概念被揭露是一项早已成熟并广泛采用的芯片架构组织,而且,粉丝们还发现它无法外扩加装第三方软件,播放高速率多媒体文件经常会死机。他们被惹怒了,纷纷批评夏新利用虚假宣传骗消费者的钱。为此,夏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令以往的国产手机巨头形象毁于一旦。
违反游戏规则是夏新的另一张“艳照”。从2005年开始,夏新不断遭到监管部门的质疑和调查。2005年12月22日,中国证监会厦门监管局对夏新下发了《厦证监发[2005]234号整改通知书》,指出其存在董事会、监事会运作不规范,以及财务会计账目不规范等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虽然不久就公布了整改报告,但让业界不解的是,2008年1月30日,它再次被发整改通知书。4月3日,它又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而接受调查。
夏新频繁受到监管部门调查,绝不是空穴来风。记者翻阅其2007年的财报,发现它竟然对2005-2006财报进行了15项重大错误更正,其中包括2006年净利润数字由盈利2517.63万元变为亏损1.05亿元,如此乌龙令人咋舌。
业内人士认为,在当下的手机竞争中,品牌影响力几乎高过一切,而夏新这几年的折腾令其形象损坏严重,因此,衰落的种子早已埋下,如今不过是结果而已。
http://www.ppzw.com/ppzt259.as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