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个人护理和美容化妆品业务 逐步转型
宝洁一边“割肉”,一边马不停蹄地将自己想要的业务收入囊中,先是以57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吉列(Gillette),并砍掉了和吉列重合的业务部门。吉列的加入使宝洁的产品增加到21个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品牌,同时还将宝洁引入新的生产领域。一方面,宝洁希望借吉利进军男性护理产品领域;另一方面,吉列则希望加快在中国、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等发展中市场的发展。而据宝洁早先公布的计划,若吉列的剃须系列产品能在2008年突破10亿美元的销售关口,该品牌有望成为宝洁历史上成长最快的明星。
同时,宝洁收购了洗护发品牌伊卡璐、威娜,在收购威娜和伊卡璐之后,宝洁成为全球最大的美容化妆品公司之一,目前,宝洁的美容化妆业务销售额已达到210亿美元,约占其全球销售额的1/4。宝洁现任CEO雷富礼尤其看好美容化妆品行业,认为不仅利润率高而且增长潜力也很大。
保持规模对零售商的强势话语权
现在,宝洁在全球的五大业务类别——婴儿护理产品、洗涤用品、女性护理产品、洗发护发产品和护肤产品——已占该公司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目前,宝洁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品牌已达23个,其中玉兰油、潘婷、海飞丝、威娜、护舒宝、锋速Ⅲ和吉列七大美容化妆品牌年销售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上。最大的品牌帮宝适纸尿裤去年的销售额超过了70亿美元。不久前,主要针对西班牙裔及非裔美国人的洗涤用品品牌格尼(Gain)也迈上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台阶。
在一些分析师看来,规模不是增长的催化剂,而是抑制剂。德意志银行专门研究消费品行业的分析师威廉姆·史密兹就表示,如果宝洁不进行大手笔并购,其增长可能会更快。
不过对宝洁来说,规模却似乎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如果宝洁的品牌不强,就很可能会被占有地利人和的零售商挤垮。因此,宝洁一方面在淘汰那些不具优势的品牌,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强势品牌的投入。弱势品牌被出售后,宝洁的力量进一步向利润率更高、零售商自有品牌威胁更小的美容化妆和护理产品倾斜。目前,宝洁的销售收入约有1/5要通过沃尔玛的渠道,如果缺乏必要的规模,在谈判桌上它必然会受制于沃尔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