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朱宇琛
【产能低下】 盈利难以为继
虽然“禁播令”导致的供求矛盾强烈刺激着生产欲望,但是市场缺口依然明显。据悉,目前国产动画片的实际需求量在30多万分钟,可现有的生产能力还不足三分之一。并非不为,而是不能。国内动漫企业的生存状态并不如意。
“中国5400家动漫企业中,生产能力在1000分钟以上的不到20家,盈利的就更少了。”宏梦卡通CEO王敬的一句话点出了业内生态环境。他介绍说,动漫是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却长达3至5年的行业,一部稍具规模的动画作品,至少需要几百分钟,行内平均制作成本为每集1万元,还不包括企业运作的其他开支。因此,企业要维持,必须迅速找到盈利途径,否则,就必须拥有持续的资金投入以维持滚动运营。
从2004年算起,四年过去了,我国已经出现了如宏梦、中南、三辰等几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动漫企业,去年以来反映出的盈利状况也越来越好。但是,在少数大企业终于“看到钱了”的背后,却是大批小公司每年只有几百甚至几十分钟的产量,且主要在从事为国外企业进行代加工或者制作商业动画短片等以维持生存。
福建金豹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是1995年成立的福建省第一家全民营动漫企业,公司总经理朱玉奇告诉记者,金豹动画在盈利,但是利润是产生于之前就一直在制作的楼盘动画、电视台短片和企业宣传短片,动画故事片还根本达不到盈利的要求。
“那些中小动漫公司的生存状态真是非常非常困难。”国内某大型动漫企业高层告诉记者,大量小公司在靠代加工维持运作,而代加工必须保证满负荷生产,才能取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可小公司又不具备直接接手国际订单的资源,只能从中介的香港公司手里转接国外订单,“这样,利润被吃掉大半,剩余的钱实际上仅够勉强维持,即便如此,他们还要面对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他还透露,由于政府方面不愿看到努力扶持的新兴产业在短时间内就有大批企业面临倒闭,有关部门甚至希望大企业能兼并一些小公司。
上影大耳朵图图影视传媒公司执行董事钱建平则指出:“做了这么多年‘来料加工’,从技术上来说,国内动漫企业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关键是缺乏创意。”据他介绍,在日本等成熟市场中,很多企业只主要负责前期创意,中期生产环节都以外包形式给了中、韩等国的企业。“代加工利润很少,只有订单稳定才能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