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来到当地政府为李家庄村受灾村民建立的集中安置点,这里有几十顶蓝色救灾帐篷整齐排列。71岁的张成汉在地震中腿受了伤,正躺在帐篷里养伤。胡锦涛弯腰走进他家的帐篷,询问他的伤势,对他说:“生活有什么难处,就对我们讲,我们一定想办法解决。”张老汉连声感谢总书记。
武都区马街镇姜家山村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上,大地震使这里几乎成了一片废墟。胡锦涛乘坐越野车,沿着险峻的盘山路,经过两个多小时跋涉来到这里。什么样的房屋完全倒塌,什么样的房屋成了危房,什么样的房屋基本完好,胡锦涛一面察看,一面同当地的同志讨论房屋结构、材料的抗震性能等问题。当地干部向总书记介绍了灾后重建的规划和农民住房的户型设计。胡锦涛叮嘱他们,下一步重建时一定要搞好设计,注意提高农民住房的抗震性,让乡亲们住得更安全。
姜家山村干旱缺水严重,村民用水主要靠水窖积攒雨水。这次地震中,大部分水窖出现渗漏。胡锦涛提醒当地干部,在今后重建时,要帮助乡亲们建造更为牢固的水窖,解决好乡亲们的用水问题。
部队官兵帮助搭起的一所帐篷学校里,小学教师张建民正带着三年级学生唱少先队队歌。地震发生时,张建民迅速组织学生从即将倒塌的教室中撤离,孩子们都安然无恙,他自己却受了伤。听说了张建民的事迹,胡锦涛特意来看望这位英勇的人民教师。
看到总书记走了进来,孩子们齐声向胡爷爷问好。一位小朋友给胡爷爷系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胡锦涛动情地说:“同学们,地震发生时,老师为了你们的安全,把你们紧紧地护在一起。我们一起向老师敬个礼,好不好?”
“好!”随着一声响亮的回答,总书记和全班同学们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向张建民老师敬少先队队礼。
总书记和同学们的手久久不肯放下,激动的泪水湿润了张老师的眼眶……
离开姜家山村途中,看到路边一片桑园里有村民正在忙碌,胡锦涛让停下车来,沿着田埂走到田野上,看桑叶、进蚕房,同蚕农亲切交谈,勉励他们搞好生产自救,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
在李家庄村,在姜家山村,到处闪现着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的身影。胡锦涛走到官兵们中间,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他说,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你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是有战斗力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22岁的上等兵李愿是四川汶川映秀镇人,他的爷爷、奶奶在这次地震中不幸遇难。李愿强忍悲痛,随部队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在执行抢修道路、拆除危房、建设帐篷学校等任务中表现突出。胡锦涛握住他的手说:“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你仍然坚守岗位,展现了一名军人的本色,我为你的成长感到高兴!”
胡锦涛还来到兰州军区某部官兵的临时营地,了解后勤保障情况。一顶帐篷里,炊事班战士正在准备午餐。胡锦涛走进帐篷,仔细察看野战炊事车,并同战士们一一握手。他对大家说:“救灾部队官兵非常辛苦,一定要想办法把伙食搞好,把他们的生活安排好。”
胡锦涛特别叮嘱驻甘部队负责人,要继续胸怀大局,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英勇精神,按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统一安排,在安置受灾群众生活、救治伤病人员、加强卫生防疫、帮助群众清理废墟、修复道路等基础设施、支持恢复生产、搞好重建规划、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继续发挥突击队作用,千方百计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再立新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安排官兵生活,注意加强自身安全,以保护部队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