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大众热点 >> [专题]焦点新闻

四川地震:媒体快速反应来自全局考量


[  IT亚文化    更新时间:2008/5/14  ]    ★★★

    核心提示: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强烈地震,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截止目前,仅四川地区就已造成近万人死亡。这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国内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这一天,成千上万人再也看不到当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阳,这一天,所有中国人感受到的不仅是物理上的震动,更是心灵上的巨大悲怆。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强烈地震,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截止目前,仅四川地区就已造成近万人死亡。这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国内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这一天,成千上万人再也看不到当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阳,这一天,所有中国人感受到的不仅是物理上的震动,更是心灵上的巨大悲怆。

  7.8级,一个看似平常的数字,然而这个数字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场相当于唐山大地震当量的汶川大地震,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事隔30年,然而一切似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当中最大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公共救灾意识飞跃性的提升,从政府的极高效率地启动应急预案,到媒体及时报道灾情,稳定民心,再到民众,尤其是网友在震晃中保持着惊人的理性,不仅有效避震,而且还用文字或视频还原灾区最大可能的真相。

  5月13日《成都商报》头版渲染着凝重悲伤的黑色,报道称,截至12日发稿,这次地震已造成四川省8533人死亡,其中北川死亡7000多人、成都死亡45人、绵阳53人、德阳412人、广元52人。而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截至13日早上7时,四川汶川县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八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余万间。

  这次震灾,媒体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知道,有信息才能有信心。当民众对实情一无所知,甚至感觉被蒙蔽欺骗时,难免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而当事实拨云见日,一切都展示于阳光下时,公众才会相信政府,相信媒体。对于突发事件尤其如此,知情权不仅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破除谣言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恐慌出现时,正面的解释更有力量,才会有更好发挥。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的14时46分,新华网发布消息: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北京有3.9级震感,使震中以外的民众对地震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很快,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凤凰卫视也开始直播地震消息。各路记者纷纷想方设法进入灾区第一线,以求找到最新消息报道。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地震发生后,他们立即通知在成都的记者开始采访地震情况;凤凰卫视也立刻派记者开车前往灾区采访,紧跟着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辟专题,即时刷新新闻,并且推出了地震的背景资料、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和专家访谈内容,使消息具有更强的权威性,最大限度地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正如有网友说,此次报道可以说是历来发生地震以来最快速、最及时的报道,这不仅是新闻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民主、信息公开的进步。

  突发事件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等媒体综合实力的检验和体现。在各种媒体竞争空前激烈的背景下,时效竞争是第一要素。这就要求媒体在突发事件后,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不使新闻成为“明日黄花”,时差越小,新闻越新,时差为零,同步传播,是新闻记者的最佳境界,也是媒体责任感的体现。在本次地震报道中,“飞字幕”的形式成为部分电视媒体的固定播报形式,在缺乏画面的情况下,在第一时间用文字形式报道体现的就是快速、及时。媒体应从对民众、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准确分析判断事件性质和影响,从电视整合、特别报道的节目形态、资料准备、主持人、嘉宾配置等方面做到有针对性地组织报道,起到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遗憾的是,在5月12日四川地震系列电视报道中,有个别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外景记者在播报灾情这种严肃的事情上,一点不严肃还面带微笑,实在不是个合格的主持人应该做的事情。面对突发事件,一个理性和成熟的节目主持人应该处变不惊,从容面对。灾难性事件是常见的突发事件的一部分,在节目主持中尤其是要审慎处理好各种权利平衡。在灾情延续期、恢复期,光有理性引导是不够的,受众更需要感性的抚慰,需要人文关怀。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147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广发基金向地震灾区捐百万元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森马灾区捐价值一千万服装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