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商务部发通知禁止内地粮食借道香港曲线出口


[ 王露等 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08/4/16  ]    ★★★

  4月14日,香港工业贸易署紧急召集70多位香港大米入口商举行会议,解释新出台的登记制度。  

  商务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供港粮食及其制粉的出口管理。除了确保香港市场稳定供应,通知还特别强调,供港粮食及其制粉出口许可证仅限用于对香港出口,严禁企业以任何形式将上述产品出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有关出口许可证的备注栏内需加注“限于出口至香港,不得转口”的字样。


  工业贸易署副署长魏永捷对记者表示,香港方面的登记制度主要是配合内地的出口管制,确保内地给香港的  大米或面粉的供应渠道。


  商务部外贸司主管农产品的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这次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满足和保障港澳同胞的需求。“香港作为自由港,转口贸易很正常,但是现在全球粮食危机在加深,我们的粮食主要是自给自足。”


  4月14日当天,商务部政研室也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球将迎来高粮价时代,未来10年内世界谷物价格将至少上涨10%,整体价格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香港突击巡查

  
  根据通知,香港特区政府要对从内地进口粮食及其制粉的进口商实行登记制度。内地出口商向香港出口大米时,香港的进口商要在登记名册内,内地出口商才能取得相关批文。


  魏永捷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会以突击巡查等方式,确保内地粮食不会借道香港转口。


  根据新规定,香港进口商必须定期向特区政府申报从内地进口大米的数量,并承诺进口本港的大米不得转口,供本地销售。此外,香港进口商也要同意特区政府有关人员,在合理情况下进入其营业和储存地点,进行视察和查核。同时进口商要采取一切合理和可行措施,确保从内地进口的大米只供香港用户本地食用。

  
  根据香港的食米管制方案,目前已登记的食米贮存商约有100位,其中在2007年从事实质性进口米的商业活动的食米贮存商,才有资格参与商务部此次推出的登记制度。


  早在今年年初,商务部出台供港粮食及制粉(包括大米及面粉)出口的管制安排时就强调,出口给香港的大米、受管制的制粉不得转口。此前,香港工业贸易署已开始面粉和大米粉的登记制度,目前,有26家香港进口商在商务部公布的首批登记名册内。而香港工业贸易署于4月10日开始为大米进口商进行登记以来,已经有三家进口商申请登记。


  魏永捷强调,登记制度只是帮助香港地区的进口商可以从内地进口粮食制品,登记制度不涉及进口数量或价钱。

  
  事实上,就大米而言,由于香港本地市场以泰国大米为主,去年香港从内地进口大米约2万吨,远未达到商务部承诺的供应港澳的大米每年5万吨的数额。至于香港特区今年会不会增加从内地进口大米,魏永捷表示,具体进口数量以及价格,都是香港进口商根据市场情况作出的商业决定。


  香港大米进口商之一的李丰年预计,由于受到油价飙升、人民币升值及美元持续疲弱等因素影响,内地米在香港的售价还会继续上涨。


  防止粮食曲线出口


  由于国际粮价不断上涨,国内外的巨大价差推动中国的大米出口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尽管2007年以来,有关粮食出口的限制政策连续出台,但是,根据中国海关近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大米出口数量同比增加39.4%,出口金额同比增加47.4%。


  商务部此次出台加强供港粮食及其制粉出口的新规,严禁企业以任何形式将有关产品出口至其他国家和地区,一经发现有此行为发生,商务部将立即取消有关出口企业已获得的配额及此后的配额分配资格。商务部政研室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该政策主要就是为了防止一些企业通过香港向其它国家和地区出口粮食。


  根据香港工业贸易署提供的资料,目前香港进口的大米,除了供香港本地消费之外,有部分是经香港转口到其它地方。2007年,经香港转口的食米共有7415吨,其中转口到澳门的达到5411吨,是转口量最多的地区;其后依次为转口到加拿大995吨、中国内地344吨、美国324吨,其他国家和其他地区341吨。


  上述数据显示,去年经香港转口到澳门的大米数量,占香港转口大米数量的比重很大。对此,商务部外贸司主管农产品的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出台的政策主要针对香港地区,至于澳门地区的粮食问题,如果有需要会在进一步协商后再作出安排。

  虽然国际粮价攀升引发普遍的担忧,不过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近日表示,中国的粮食库存充足。

http://www.ppzw.com/show_company_news.asp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是时候要求美元停止贬值了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CPI涨人民币贬,存款缩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