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破7”,以6.9920元人民币兑1美元,创下历史新高。面对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攀升等因素影响挤压赢利空间,众多以美元计价的温州出口企业老板纷纷感叹:现在几无利润可言,每个企业都在保命。但同时温州外贸企业还是积极寻找出路,或承接其他订单,或转战国内市场,或直接海外设点,或掌握定价话语权,以此实现自救与发展。
亏本也要撑下去
一位温州鞋企老板向记者诉苦,从外商下单到货物到达再到收取货款,怎么说也要三四个月时间。从1月份到现在,用美元结算的那些外贸订单,利润每月都在下降。为避免损失,企业也计划过“按3个月后的美元汇率结算”,即现在下单,按照7月份的汇率结算,“但由于同行价格竞争激烈,最终无法实施”。
按照鲁宾斯鞋业董事长章耀光的测算,从1月份至今,温州外贸鞋的平均利润已下降5%或者更多。
浙江奥司朗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公司产品80%以上出口,并以美元定价。董事长王仁乐说,美元汇率不断走低,实际上就是产品价格不断地压低。去年底到现在,产品利润空间差不多缩小了6个百分点。
上文那位诉苦的鞋企老板同时表示,就算明知是亏本的买卖,企业也必须得撑下去,“几千员工都压在企业身上,如果停产,员工就会流失,企业就有可能破产”。
为了生存,平阳一家外贸服装企业,已经做了一个多月的无纺布订单。鹿城一家外贸女装企业放弃了直接接外单的尝试,仍选择与华侨合作,并全部采用人民币结算。老板说,虽然钱少赚点,但至少可以生存。
转战国内市场
近日,刚刚参加完春季广交会的中外合资温州意得利洁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平,又分别预订下了5月份在上海和7月份在广州举办的洁具博览会上的20个展位。两个展会的投资预计将超过240万元。这是一直专注于做出口生意的意得利公司首次在国内展会上投入巨资参展。
据统计,在温州洁具行业,像意得利公司这样今年突然在国内展会预订展位的企业有近100家。张平说,人民币不断升值已经逼迫温州洁具企业不得不启动国内市场了。
一些外贸服装企业也开始在国内市场寻找新的商机。从去年开始,我市腾旭服饰、惠邦服饰两家外贸服装企业先后在国内推出Trace、魅力印象品牌服饰。而另外一些内外贸共举的企业则相对放慢了外贸的步伐。
寻找汇率平衡点
过去,奥司朗照明电器公司跟客户协商的定价周期一般是6个月,即6个月内同类产品的出口价格是一样的。但如此报价目前对企业压力很大,因此王仁乐正在跟客户洽谈,希望能尽量缩短定价周期,争取提价空间。
章耀光说,前天一位德国客商实话告诉他,现在不少外国客商在宁波、台州的鞋企下单,结算的汇率不是眼下的6.9920,而是6.7000。听到这个利好消息后,目前鲁宾斯鞋业对外商报价的汇率一律是6.7000,或者直接报欧元。“虽然外商还没最终确定是否下单,还在和我们扳手腕,但等本月的广交会信息反馈过来,就应该有定数了。”章耀光确信,温州外贸企业和外商在汇率的问题上,会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争取报价话语权
在报价问题上,商家之间永远是在博弈,就看谁掌握更多话语权。
我市报喜鸟、庄吉、乔顿等一些做高档服装出口的企业,在与外商合作过程中,一开始便将汇率风险写入合作框架协议。据了解,像乔顿与英国玛莎合作,在合作的框架协议中就包括成本的组成与报价方式。即便人民币升值,客商也能够接受企业在保证原有利润基础上重新报价。
而由于人民币升值加快,目前一些企业在对外商的报价时间上,从过去的一个月报价,减到了现在的15天报价,今后甚至有可能减至更短,以降低风险。
乔顿服饰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己的出口产品档次较高,原本利润空间相对较大,且与客商之间都是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最初合作谈判中,外商对企业的考察便不仅在于产品本身,还包括企业文化、管理、社会责任等,不会因为适度地加价而重新选择合作伙伴。
到海外设销售网点
“与广州、东莞的出口鞋企相比,温州鞋遭受的影响还算小一些的。”章耀光说,温州的外贸型鞋企,大多沿袭温州模式做生意:在做外商订单的同时,自己会在俄罗斯、西班牙、迪拜等国家和地区设立销售网点。当人民币相对美元迅猛升值的时候,外贸订单的利润受到影响;而企业自己在国外销售网点卖出去的鞋子,所受影响不大。
从2004年开始,烈驹服饰总经理李怀野便感觉到外贸生意越来越难做,人民币不断升值,外贸企业的话语权越来越小。于是便逐步到海外设立办事处,平均每年增设一个网点,包括南美、中东、欧洲等地,目前已在国外设立四个网点。李怀野表示,自己在海外设立办事处,直接接订单,建立销售网络,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此所受的影响会相对降低。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7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