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款游戏平台愿景
目前盛大同时运营20款游戏,是所有网游公司中最多的。而李瑜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盛大将用一年时间把这一数量增加一倍,未来计划能够同时运营100款以上的游戏。
这就对盛大管理架构提出了空前的要求,同时运营百款游戏需要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架构,是这次调整的内在因素。
回顾盛大的架构变迁,从1999年创建到2001年中,盛大只是经营动漫社区网站。2001年9月以后。盛大引进的《传奇》游戏开始公开测试并进入运营。 从2002年开始,盛大由代理一款游戏转变成自己开发游戏并进入多游戏运行。
谭群钊表示,这时对盛大的平台要求不断提高,如盛大需要监理一个服务于网络收费的电子商务系统;进行大量的服务器技术保障,还包括平台研发和游戏开发技术等。
2004年盛大上市后,盛大内部出现事业部体制——跟内容相关的,被分到游戏内容制造业务中;与平台相关的,被归到平台运营中。
在谭群钊看来,盛大的主导战略是内容(content)、 社区(community)、 商业模式(commerce)——3C战略,其他计划等都是统属在之下。
在内容战略方面盛大将更加专注于游戏本身,包括自主研发、引进、投资、合作开发四个模式。
针对投资模式则有18计划和风云计划。18计划是陈天桥和盛大高层每月18日接待外部创业团队,如被认可,可以拿到百万到千万量级的投资,而风云计划投资成熟公司和游戏,额度一般在千万到上亿级别。
18计划市值运营一款游戏的运营团队最高可以获得20%的游戏收益,目前有上百人成为盛大的待选。
李瑜表示,事实上,SDG整个事业部就分成不同的游戏项目组,按项目组进行考核,而公司会把游戏收益和游戏运营团队的骨干进行分成。谭群钊表示,盛大在内容方面学习的是环球等电影公司,利用工作室的形式,让员工在公司内部创业,让小制作和大片都能够卖钱。
这些公司内部各种体制的变化,包括引入很多激励机制,改变了传统的运营模式,把传统的游戏产品模式,改成平台式运作模式。集合渠道、客服、认证、计费、积分等共通性的职能合并而成的运营事业部,降低成本,比如,目前盛大运营一款游戏只需要十几个人的团队,而一家新公司运营一款游戏要三四十人的团队,因为盛大在每个游戏运营团队周边都配备了支持性的工作人员,包括客服、策划、美工和其他的基础保障。
盛大的商业模式不是一款游戏的免费,而是整个社区的免费。所谓CSP模式,即Come-Stay-Pay,也就来了——停留——付费。免掉了进入游戏的门票,但是设立了很多收费服务项目和产品的销售点。而盛大采用CSP模式后,网络游戏的社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盛大得以尝试如内置广告等多种新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