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皮革制鞋业人才跳槽分析


[  往来网络    更新时间:2008/4/11  ]    ★★★

  随着全球皮革和制鞋工业向中国的转移,尤其是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要参与国际化竞争和塑造国际品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升温。目前,各高校正忙于筹备举行毕业生、用人单位双选会,各企业也作好了人才储备计划,准备前往招聘优秀人才加盟。但业内普遍存在的跳槽现象给企业和毕业生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为此,本网特邀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杜少勋院长就业内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做一个分析,希望对企业、学生、高校等都有所帮助。
 
  近年来皮革和制鞋企业反映:高校毕业生在企业工作一到二年,有的甚至几个月后,就开始流动,而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习惯称之为“跳槽”。作为科技、社会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其积极作用是明显的。它促进了技术交流与进步;极大地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充分的激发了人才的潜能;使人才价值得以实现与人才市场的形成;也是市场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才的正常流动无可厚非。但过于频繁的“跳槽”必然形成企业人才难以相对稳定,技术人员的素质难以提高,正常生产难以进行的状况;同时由于人才流动的频繁,带来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步伐放慢,从而对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也使得人才的价值贬值,有的人越跳待遇越低。这种趋势目前还正在进一步加重,已经极大地影响了企业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毕业生的积极性,使得企业不敢放心去培养和使用人才(包括毕业生)。甚至有的企业主明确表示:今后再也不从学校招收应届毕业生。这说明频繁的人才流动已严重影响到行业的发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正常运行,无疑对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市场带来压力,这一现象必然引起高校从事就业指导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就这一问题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通过分析频繁跳槽的原因可以使我们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改进人才的培养模式,重视人才的使用,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克服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学校等自身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
  分析认为:行业人才频繁流动既有行业转型时期及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流动者自身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原因。

  1.皮革制鞋行业方面的客观原因.

  行业自身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必然形成人才大量流动的总趋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人才流动系数大。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时代,皮革企业的规模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规模不大的特点。据有关资料表明,以及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统计,目前皮革行业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进入全国500强。尽管每年我国皮革行业的出口换汇额度较大,但企业的平均产值较小。即使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人均工业产值与利税也不高。行业的特点就决定了企业的规模不可能发展的很大。一般来说,人才的流动与企业的规模有一定的关系,企业规模大,人才向外流动系数小,而稳定系数大,规模小的企业,人才流动系数大,稳定程度小。

  (2)行业转制带来人才的大规模流动。

  皮革制鞋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国有与集体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由于其机制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办事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加之包袱过重,难以抗衡市场的冲击,纷纷倒闭或转型,自90年代初到上个世纪末,遍布全国各地的皮革国营与集体制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大多数省份的皮革企业退出这块市场,而且新生的皮革制鞋企业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浙江、福建和广东、四川等地,大批原来国有与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技术人员不得不进行流动,基本形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从根本上讲,这种流动难以避免,而且成为人才流动的总趋势。部分合资或亚裔独自企业、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其生产效率高,工资待遇优厚(往往是国内企业的几倍),吸引了大批技术娴熟的优秀人才的加盟,同时也加剧了人才的流动

  (3)计划经济时期,用人机制的弊端,带来人才的流动。

  这一时期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存在着用人方面的种种弊端。如企业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人才的重视不够,难以发挥人才的作用,又缺乏自主性;分配方面实行大锅饭,平均主义,不能按劳取酬,干好干坏一个样,极不合理;技术人员待遇普遍较低。因而影响了技术人员的正常发挥,人才价值难以体现,也促使了人才的流动。其它机制的皮革企业,正是利用了国有或集体企业的这一弊端,通过高薪使大批技术人员流向后者,既加速人才的流动速度,也加速了国有或集体皮革企业的转轨或倒闭。

  (4)行业的技术水平偏低,带来的人才流动。

  皮革制鞋企业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企业一应尽有,技术水平不高,人才比例相对偏低,行业发展不平衡、科技含量低,自觉运用高科技的意识不强。新产品的开发力度较小,产品档次比较集中,生产一线的劳动强度过大,导致技术人员纷纷流向劳动强度较小,经济效益较高的行业。人才资源短缺,在低水平下的竞争,加剧了技术人员的流动,也为人才的频繁流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MP3运动鞋:新鲜面市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奔驰汽车:在中国中邪!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