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业大王“汪海”再次卷入风暴中心,双星鞋业资产私有化一波未平,对渠道的争夺再次将他抛上风口浪尖。
近日,济南当地的多家双星专卖店纷纷表示行将断货,目前已靠存货度日,换季新品无缘摆上柜台。与此同时,重庆500家双星专卖店也已货源告急。
事关3000多家代理门店,2万多名员工,在汪海的强势之下,他们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渠道控制权之争
4月9日,济南双星经贸有限公司(下称“济南双星”)副总经理施运文对本报记者说,泰安、德州、聊城等地,以及河北石家庄、衡水、邢台三市也出现了相似的情景。“以现有货源估计,只能支撑半个月。”施表示。
据了解,双星集团于2月份起陆续对上述地区的代理商停止供货。由此,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双星集团”)、双星集团总裁汪海为第一大股东的青岛双星(爱股,行情,资讯)名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名人实业”)与双星代理商之间的矛盾升级。
为了3000家代理商的渠道控制权,一直牢牢掌控双星集团70%左右的鞋类、服装销售渠道的刘树利、韩俊芝夫妇,与双星集团总裁汪海之间,已经水火不容。据悉,刘氏夫妇是与汪海在双星一起创业的元老级人物,刘树利现为西南双星董事局主席,其夫人韩俊芝任首席执行官,同时还兼任济南双星董事长。
刘树利夫妇以双星集团成都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成都双星”)为平台,控股了重庆双星工贸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双星”)、 昆明双星经贸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双星”)和贵阳双星经贸有限公司(下称“贵州双星”),加上成都双星管辖的四川区域,上述四家在双星集团内部统称为西南双星。
一切的冲突,都起源于控制权的争夺。“汪海控制的民营企业——名人实业,想假同样被其控制的国有企业——双星集团之手,取得西南双星的控股权。”施运文对本报记者说。
去年4月,双星集团成立了一个“市场整顿理顺发展小组”,并提出由名人实业代表双星集团控股市场51%的改革方案,具体内容为,由名人实业与市场代理进行重组,市场代理在名人实业参股,干得好的市场代理可以在名人实业高层任职。
据韩俊芝透露,汪海曾提出以名人实业2%的股权换持济南双星51%的股权,韩没有同意。刘氏夫妇自此与汪海翻脸。
较劲:国有还是民营
西南双星提供的资料显示,2月15日,就51%控股的方案,刘树利与汪海有过当面沟通,但是没有取得共识。两天后,汪海失去耐心。双星集团给西南双星和刘树利发函,要求其在接到通知后两日内,就“是否同意进行资产评估和集团控股51%”作出明确答复。
刘树利不甘示弱,于2月19日书面回复双星集团和汪海,一是表态对双星品牌的感情不变,其次是要求明确控股的主体是双星集团还是名人实业。
争端一发不可收拾。2月23日,双星集团以“青双星发字(2008)8号”文的形式,正式发出对西南双星解除授权的通知。表示双星集团已将鞋和服装产品的生产经营权利授予名人实业,要求西南双星配合市场交接。两天后,名人实业书面通知西南双星,称“公司决定,只将双星产品的地区经营权授予我方控股(持股超过51%)的公司。”以此逼西南双星就范。
因为解除授权通知是由双星集团发出,西南双星继续经营双星产品的合法性已经受到挑战。事关自己苦心经营的西南双星的生存问题,刘树利回手反击。2月28日,西南双星以旗下六家公司的名义,上书青岛市委以及市国资委,希望政府出面平息争端。六家公司称从未侵犯双星集团的商标利益,并且,双星集团与西南双星签订的有关授权合同中,最短授权期限是2008年7月,最长授权到2009年4月,名人实业及双星集团不能随意解除授权。
3月20日,青岛市国资委印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商标管理的通知》。“这个通知中,最重要的是第九条,有关造成商标价值损失,国有企业负责人要被追究责任的条款。”施运文向本报记者介绍说。
在此期间,双星集团还是以文件形式对西南双星停止了供货。同时,双星集团也做好了另起炉灶的计划并付诸实施。由双星集团副总裁、名人实业法人代表生锡顺带领的黄建辉、袁新明、陶建华等高管已经到各地构建新的物流平台,除所称的西南新物流平台外,青岛平台、临沂平台、天津平台以及其下属的保定平台已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