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改变生活之一
就在两天前,如果你在香港消费,100元港币还能值90元人民币以上,而从前日开始,港币就更缩“水”了,100元港币只能兑换不到90元人民币了。常赴港购物的深圳市民谭先生笑言,“感觉港币跟人民币已经不是一个档次啦!”而在深的港企老板则忧心忡忡,员工呼吁工资发人民币,公司成本又得增加。从今日起,我们推出“汇率改变生活”专题,讲讲汇率给双城生活带来的变化。
前日,人民币兑美元一度“破7”,创汇改以来新高,最高时曾达到6.9995元人民币兑1美元,而最终收报7.0015元人民币兑1美元,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贬值,港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在前日跌穿“9关”,中间价为每1港元兑人民币0.898844元,即每百港元只能兑换少于90元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或大或小地影响着深港消费者的心理。
港币贬值影响养老院预算
港币相对人民币持续贬值,一些在内地经营的港企也感觉到了变化。据悉,一些在内地设立分点,专门为香港长者提供养老服务的老人院表示经营困难,短期内会不再收港币,改收人民币。而汇价甚至影响到香港的慈善工作,有志愿团体指出,去年在内地的赈灾、扶贫支出,比预算增加逾一成,要从机构经费中补贴,影响了日后的工作。
在绍兴开设老人院的伸手助人协会副总干事黄炳财表示,去年他们并未调整收费标准,但在未来数月,会改为人民币收费,弥补成本上升。复康会副总裁林巧香表示,她们在深圳有为港人提供老人院服务,面对汇价高企,正考虑改收人民币,或根据差价调整收费。救世军社区关系总监王国清表示,内地慈善工作的筹备,往往是在计划实行前几年就得到赞助,但拟定计划后汇价又上升,这令他们措手不及,只有由机构的慈善基金来补足。
港籍员工要求发人民币
“汇率变动对我们工厂的影响很大,主要就是增加了成本。”在东莞开办鞋厂已经八九年的陈先生说,他的工厂是来料加工企业,原材料来自香港,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地。因为工厂一直都是用港币和美元结算的,所以进口和出口业务并不会受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工资成本的上升。
“我们是用人民币支付工资的,这几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等于我们的支付成本不断上升,现在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陈先生说,加上这几年工人难找,政府优惠政策不够,他们的工厂在当地已经难以为继。他正在考虑将工厂搬到河源去,因为那里的人工比较便宜。“毕竟从目前内地的发展来看,人民币还是很强势的,汇率不会再走回头路了。我们不能希望通过汇率的调整来取得优势。”
“汇率的事,我们年前就在关注了。”陈先生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内地分公司工作。据他介绍,去年12月份公司人事部就组织管理层在香港开了一个会。陈先生说,公司的普通员工都是拿人民币工资,但不少香港来的管理层就拿港币工资。但其实他们平时都在内地生活,只有周末才回香港,所以汇率的变动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那次会议之后,公司发放工资的方式进行了调整,现在一律都是用人民币来发放的。”
http://www.ppzw.com/show_company_news.asp
1